保障基本民生是福利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2)

保障基本民生是福利社会建设的现实选择(2)

保障基本民生的“三驾马车”

基本生存、发展保障、成果共享是保障基本民生的“三驾马车”。基本民生的对象是指基本民生的受众或者受益对象。基本民生总是针对社会成员或者民众的,但是,由于社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体制和资源等的限制,一般而言,政府会根据社会群体生活状况、可用社会资源情况等,对基本民生的对象有所取舍。也就是说,基本民生的对象有的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覆盖所有民众,有的则针对特定的社会群体,表现出一定的排他性。基本民生的对象既可以是全体社会成员,也可以是有所侧重、针对特定的社会目标群体,例如社会弱势群体。因此,基本民生对象可以划分为两种:

基本民生的一般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或民众。基本民生是为了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机会,从而应对个人无力应对的社会风险,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谐创造条件。因此,基本民生必须覆盖全体民众,考虑所有社会成员的需求,保障所有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机会。

基本民生的特定对象是部分或者特定的社会成员或者特殊社会群体。在社会中,总会有部分社会成员由于自身背景、能力等因素限制而处于不利境地,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无法维持正常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生活资料。对此,政府需要通过社会救助等政策予以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所需,同时保障其发展和提升的机会。

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国情及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基本民生的内容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我国基本民生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是基本生存。基本生存意味着民众的生存底线,是民众维持其基本生存所必须的达到的生活状态。民众生存需要提供其生存所必需的食物、水、衣物、住所等物质保障,政府和社会在民众面临生存危机时,为民众提供基本的社会必需品,保障民众可以生存下去。维持基本生活构成基本民生的底线,这一底线是刚性的,如果达不到这一底线,民众就难以生存下去。政府对基本生存的保障主要体现在最低生活保障、灾害救济、流浪乞讨救助、住房救助、紧急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中。

二是发展保障。所谓发展保障是指在维持民众基本生存的同时,要为民众的自身发展和生活改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人们不仅要维持基本生存,还需要有能力和机会提升自己生活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在保障民众基本生存的同时,还要为其提供促进其发展的可能和机会,以期为民众提升自身生活水平创造机会,给民众以更好生活的期望。政府对民众的发展保障体现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鼓励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事务参与等社会政策中。

三是成果共享。成果共享是指民众在其基本生存及发展得到保障的基础上,作为社会成员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和共享。任何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国家资源使用与增值的结果,本应该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不管其是否参与社会劳动和价值创造。当民众基本生存、发展保障实现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公共财政实力的壮大,政府应该进一步提升基本民生保障的范围和水平,使得全体民众,尤其是贫困、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为其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以提升其生活质量。政府对民众的成果共享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的提升上,例如低保标准的提高、义务教育的延长、特定津贴及补贴的发放、社会福利的拓展等。

应该注意的是,基本民生的内容从表面看来是层次递进关系,但是,其实质却是并列关系。保障基本民生应该同时关注基本生存、发展保障和成果共享三个方面,而不能有所偏重。当前,我国的基本民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正是我们过分侧重民众的基本生存,而忽视了民众的发展保障和成果共享两个方面。结果,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难以获取、就业困难、向上的社会流动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很多社会成员并没有共享发展的益处,以至于教育、医疗、住房被人们视为“新的三座大山”,对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共识出现疑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