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浓缩分歧成为伊核谈判关键期“重大难题”

摘要:伊核问题谈判距7月20日达成全面协议的“大限”仅剩不到一周的时间,谈判进入“临门一脚”的关键阶段。7月13日,第六轮伊核问题谈判外长级磋商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结束。虽然谈判在一些重要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未能在伊核问题难点上取得突破,围绕铀浓缩问题的分歧已成为重大障碍。目前看,双方能否在最后期限前达成全面协议,是否延长谈判期限,都还不明朗。

部分议题获进展

第六轮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13日在维也纳举行了一系列多边和双边外长级磋商。随后,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牵头,英、法、德三国外长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了会谈。

1

(图片说明:7月13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国国务卿克里(左)和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在会谈后接受媒体采访。)

参加谈判的美国官员表示,谈判在其他一些重要议题上获得进展,而这也得到其他一些参加谈判官员的证实。美国军控协会防扩散专家凯尔西·达文波特对新华社记者表示,谈判应该是在关于如何处理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以及福尔道地下铀浓缩工厂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达文波特表示,关于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伊朗愿意将其发电功率降低,从而大幅减少其钚材料的产量,减轻西方疑虑。此前,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一直也是谈判的焦点议题之一,因为该反应堆所产出的钚同样可被用做发展核武器的材料。如果不进行改造,该重水反应堆每年产出的钚足够制造数枚核弹,这也被西方称作是除了铀浓缩以外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第二条技术路径。

而关于福尔道地下铀浓缩工厂,伊朗可能同意将其改造成一个铀浓缩离心机的研究测试工厂,而不再用于批量生产浓缩铀,从而解决外界关切。此前,由于该铀浓缩工厂建造在地下深处,难以遭到军事打击破坏,西方担心伊朗今后会在此地生产用于制造核弹的高浓铀,要求伊朗关闭此核设施。但伊朗始终拒绝放弃任何铀浓缩工厂。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这两项问题确实得到全面解决,将对伊核谈判最终成功发挥很大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