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重在教育
所谓新形势,一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由传统社会主义转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崛起,证明中国道路的成功。二是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外交流互相影响将会加强,尤其是中国与欧美之间更是如此。三是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学习,互相斗争。这些情况将会长期存在。我们要立足于这样的大背景大形势下,进行长效性的基本建设。
1.坚持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要认真、集中精力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其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的规律论。学习《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基本观点,懂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基本发展趋势,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大道理,从而坚定信心、坚定信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现实的教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总结、学习,认清经验和教训,把握规律,提高认识水平,提高觉悟。
3.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联系与区别。以坚持共同理想为基点,弄清三个层次理想的联系与区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是全民的理想,要求全体人民都要为之而奋斗。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对共产党员的要求。共产主义又区分为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和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目标是建立在社会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才能实现的,那是在遥远的将来,共产主义运动广义的说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的全部斗争实践及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都属于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为共同理想而奋斗时,既要把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起来,联系起来是为了以远大理想推动为共同理想而奋斗,同时为共同理想指引前进的方向。但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不能在社会主义(还不很发达的)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这就会犯理想主义的错误(“大跃进”时期犯的就是这个错误)。我们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但不能犯理想主义的错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方向,团结一致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要鼓励为实现共同理想奋斗的每个个人理想,容许和保护无损于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个人理想,反对妨碍实现共同理想的个人利己主义理想。
4.总结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验,搞清楚市场经济在体制和精神层面的两面性,采取措施,限制其消极影响,防止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产生负面作用。我们自己多年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积极作用,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市场经济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对共产主义理想具有消极的妨碍作用。市场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市场经济用主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调动主体积极性是为私的,这种价值观取向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是矛盾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价值观会冲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使我们一些领导干部价值观发生扭曲,走上经济犯罪道路。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七一”讲话提出的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其中之一就是市场经济的考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经受其考验,就要在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消极影响限制到最低程度。
5.加强对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忠诚的教育,使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十分明确地讲过,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第一条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上不合格,经不起风浪,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理想信念的坚定,用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在理想信念上严格要求干部,特别是管住领导干部,这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建设的关键的一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