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要让企业敢说话,首先需要政府转变观念放低姿态,主动倾听企业的声音,为企业做好服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问计企业已成常态,制造业的海尔、美的,互联网行业的腾讯、小米、阿里巴巴,相关企业负责人都曾有过向决策层建言献计的经历,越来越多的企业“敢说话”了。企业的话语权得到提升,政府倾听来自竞争一线的声音,才能有的放矢地营造市场环境,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其次,有的企业家也许不是不敢说,而是不愿说,认为说了也没用。因此,企业家提出的种种意见,更要转化为政府的实际行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今年初,李克强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向企业界人士征求意见时就说,“你们的发言含金量很高”。如何让这些“含金量很高”的建议转化为“含金量很高”的政策,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企业发展的政策,比如推进简政放权为企业松绑,比如要求各级政府晒出权力清单,以及实施涉企收费清单制度为企业减负等。这些政策红利的出现,无不经过了从企业建言到政策出台的转化过程。
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这绝不是要市场与政府隔绝开来,而是让两者形成良性互动。让企业敢说话、说真话,是形成这一良性互动的关键一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