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轮伊朗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与伊朗全面协议谈判7月1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结束。欧洲联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尽管耗时3周的“马拉松”式谈判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各方围绕“核心议题”的分歧明显,需要更多时间去化解,因此将谈判期限延长4个月,最终期限至11月24日。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六国与伊朗没能如期达成最终协议,但本轮谈判取得了实质进展,为未来4个月的谈判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达成全面协议的前景值得期待。
(图片说明:7月19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阿什顿(左)和扎里夫出席新闻发布会。)
谈判向前迈进但分歧犹存
美国官员说,过去几周的谈判在一系列领域获得良好进展,尤其是关于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福尔多铀浓缩厂、伊朗低浓铀储备量,加强监督与核查机制,以及“可能的军事层面”问题等。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已经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意味着我们看到了开端和进展以及创造性的建议。”
此外,美国官员指出,伊朗在延期谈判中也将做出实质性让步。一些美国高级官员19日说,伊朗在未来4个月伊核谈判延长期内,不仅将履行原来日内瓦“共同行动计划”规定的义务,还同意及时把所有丰度20%浓缩铀氧化物转变成燃料,并稀释所有丰度2%的浓缩铀。
另外,伊朗在澄清两项关键问题上也有所进展:一是确认纳坦兹铀浓缩厂的先进离心机转子将只能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每月开展核查的工厂生产;二是确认生产先进离心机将只能用于取代受损的离心机。
(图片说明:7月1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美国国务卿克里在新闻发布会上讲话。)
但尽管如此,铀浓缩依然是六国和伊朗面临的最主要和最棘手的难题。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称,伊朗未来两到五年需要将浓缩铀的产能提升至约合19万台IR-1型离心机的产能。伊朗外长扎里夫14日在接受美国《纽约时报》专访时也表示,伊朗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提升其浓缩铀产能,但前提是,其和平性质的核计划应得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平等对待。而美国国务卿克里15日回应说,目前伊朗的离心机“太多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