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创造(5)

群众路线:毛泽东的一个伟大创造(5)

五、群众路线思想的伟大时代价值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虽然是在数十年前提出的,但它却是党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理论上说,它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点;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继承和发展,因而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群众路线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从实践上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夯实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从去年下半年始,全党已陆续开始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伟大创造者的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这里,至少有四个必须坚持:

(一)必须坚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它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这是它存在的独特价值,也是其力量的源泉。在革命战争那样艰苦卓绝的岁月,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异常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在于坚持了这一点。如毛泽东所说,你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早已成为执政党,客观条件和生存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这个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变了就不是共产党;老百姓就不会拥护共产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地动山摇。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都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

(二)必须坚持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优良作风

这个作风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能够保持这个作风。共产党执政了,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能否继续保持这个优良作风呢?十八大报告讲了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归根结底,是脱离群众的危险。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这个结论不仅为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经验所证明,也为他晚年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所证明。他在《论联合政府》中讲的: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居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逐步地展开为当时当地内外环境所许可的一切必要的工作。这仍然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谆谆教导。特别是他强调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这更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三)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毛泽东对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一个伟大创造。就全党来说,将群众路线作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来自觉地运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成果。有这个认识自觉同没有这个自觉,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不一样。现在有的做领导工作的干部,不懂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工作方法的价值,如毛泽东指出的,往往是他一个人,或者邀集一堆人在办公室里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须知这是一定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打出什么好主意的”[4]P110。这里,有一个如何看待所谓“智库”的问题。领导找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或邀集一批对某个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人作为“智库”或“智囊团”,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不必否定它的作用。但是,最伟大的“智库”还是人民群众。“智囊团”能出好主意,就在于了解实际情况,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反之,那必定是馊主意。一个时期,为什么有那么多连篇的空话、大话、套话,形式主义那么严重?就在于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因此,“智库”或“智囊团”,代替不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十八大讲的,“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实际上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现代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必须坚持反对严重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整个社会处在极其深刻的转型变革之中,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一些干部包括一些重要领导干部,对党的宗旨的坚持心淡化了,脱离群众的危险突出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风气成为社会公害,严重伤害了党的形象。因此,中央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教育,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再教育,要求贯彻整风精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就非常必要。毛泽东一生都坚决反对严重脱离群众的各种不正之风。他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等;在延安时期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而开展了整风运动;新中国成立后,也提出过要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进行全党整风。有如上述,他说: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尽管1957年开展的全党整风,随后发展成为反右派斗争,造成混淆两类矛盾的严重扩大化错误,但这个初衷是无可指责的。十八大指出:要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非常必要的和及时的,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坚持、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理论,既坚持不断地对广大党员特别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又坚持不断地全方位推进制度体系建设,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里,用制度管党。只要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就一定能够重铸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带领广大人民持续接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与人民委员会对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1934年1月24、25日)[N].红色中华,二苏大特刊第3期.

[6]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3]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5]胡乔木.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