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大思想命题(2)

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不可回避的重大思想命题(2)

中国现代性困境的双重叠加

当今中国,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成就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社会弊病和社会问题丛生,经济、社会等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和非理性,即出现了现代性困境。

当今中国,一方面,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社会成就突飞猛进;另一方面,社会弊病和社会问题丛生,经济、社会等领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和非理性,即出现了现代性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增长异化。社会发展需要以增长为基础,但过度地追求增长,社会发展就会被简单的物化,出现为增长而增长、单纯追求GDP、人沦为增长的工具等现象,从而导致增长的异化。这实质上是物质主义及增长至上观念在经济层面引发的异化现象,突出表现在唯GDP、利润至上、物质财富至上等方面。

(2)消费异化。受消费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出现了感性消费、浪费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一些消费异化现象,将消费视为自身的价值和地位,忽视了消费的本来意义。这不仅导致消费结构失衡,带来消费贫困扩大与奢侈性消费扩大并存、物质消费过度与精神文化消费不足并存等诸多问题,而且引发了消费的享乐化、物质化和短期化等不良倾向。

(3)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环境危机,更多的是表现为增长异化和消费异化必然的“果”。这一危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乃至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4)社会异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社会过度市场化引起的异化。市场机制虽能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但社会过度市场化,会使其出现部分异化。社会财富的增长与贫富分化加剧的矛盾、各种形式的腐败、教育与卫生资源配置中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都属于这种异化的表现。二是社会关系普遍物化引发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不信任加剧、社会焦虑增加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物化和情感疏离等。

(5)道德下滑与价值迷失。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以及资本逻辑的诱导下,当今中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社会道德水平总体下滑、价值理想的虚无化和人生的无意义感、利他行为减弱、幸福感下降等现象。

(6)利益分化、共识阙如与社会问题丛生。随着现代化发展与转型,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分化,不同群体利益分化加剧,各种思潮交叉重叠,多元价值互织并存,造成社会共识阙如、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对立、道德价值与利益价值冲突,社会信任度下降,使当代中国向“撕裂”的社会转变,并引发种种社会矛盾,威胁着社会和谐与稳定。

上述现代性困境的诸多表现,处于相互影响、相互镶嵌的内在逻辑关联之中。中国现代性困境有其必然性,现代性本身固有的内在矛盾以及中国自身的独特因素,二者叠加导致了这一困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