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解国家安全

北京:理解国家安全

《世界主要国家安全机制内幕》,彭光谦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世界大国怎样应对恐怖袭击?谁来统一协调各大部门的联合行动?这些国家的外交决策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出台过程?本书从热点时事出发,既从总体介绍各国国家安全机制,向读者展示其安全机构设置、性质、职能、权限、统属关系、反应程序、历史沿革等内容,又结合典型历史事件、突发事件分析比较其机制的优劣,成败因果 。

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可能是中国自1949年以来最重要的国家制度创新举措之一。

当代国家安全领域处在不由自主的变革当中。在不断变化着的复杂而危险的国际环境中,国内与国际、有形与无形、传统与非传统事件,都可以构成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内部冲突在各类国家中司空见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复杂多变,交织互动;另一方面,对安全事件的预防、处置和后果管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领域、新挑战,使得主动塑造安全环境遇到越来越多的未知因素,从而给对安全事件做出敏捷反应的能力提出了永不满足的要求。

当代国际安全领域同样在经历迅猛剧烈的变化过程。我们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世界全球化的开放形势中。国际体系的结构正是转型时期,这个时代的动荡包括大量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知因素,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还没有探讨的问题和危险。

当代世界安全变革集中于四个方面,或曰四个特征。一是正规机制的无效化:传统机制和能力面临根本挑战,日益繁多的传统上的非安全问题转化为安全问题,传统上的非安全领域因素转化为安全领域要素,大量问题出现在职能部门权责范围之外,而传统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界线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二是混合威胁的常态化:天灾人祸同时存在,大国对抗与合作同时发生,经济因素成为国际政治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外政策出现更复杂局面。三是次国家力量方兴未艾:各种团体、甚至个人登上安全舞台,不对称性凸显,某种微小的非安全输入和低成本、低技术手段,就可能迅速传导为连锁反应的爆炸性事件,给社会、国家和世界造成不成比例的影响。四是国际危机破坏性之间的互动关系:安全危机根源复杂、爆发突然、后果严重。一个国家做出一项决策或者采取一个行动,会引起另一个国家的反应,由此形成一个互动过程,结果使危机国际化。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