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如果不讲诚信,社会的正常秩序就无法运行,人们的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倡导全社会讲诚信、办实事,做诚实守信的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前提,是人生的基础,安身立命的根本。常言道:“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不讲诚信,就不能立身;不讲诚信,就不能远行。唐代的李翱,把“诚信”视为“人之性”;北宋的周敦颐,把“诚信”看作“人之本”;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把“诚信”当作天行四时、地育万物之源。可以说,自古诚行天下,诚信贵如金。
讲诚信,是交往的桥梁。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不能没有交往,而交往的前提基础,就是恪守诺言,做到诚实守信。如果巧言令色,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就会失去信赖,国与国之间就会失去信誉,也就失去了交往的桥梁和道路。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诚实守信,理应是为人处事、相互交往的桥梁。
讲诚信,是美德的体现。人言为信,诚者信也,信者诚也。童叟无欺,同窗践约,一诺千金,是诚实守信的典故佳话,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可见,古人把诚实守信誉为传统美德,视为国之宝也。
诚实守信,是社会的道德底线,被奉为做人的圭臬。讲诚信就应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而诚信却不被重视,许多地方诚信缺失,给国家、人民带来伤害的时候,社会呼唤诚信。然而,建设诚信社会,需要全社会人人共同做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