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古城(2)

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古城(2)

引人入胜的“泉城”

因为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在老城里的街心泉,多为16世纪时建造,每个泉都有泉柱塑像,泉水从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而这里的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克拉姆街上,竖立着的“扎灵根泉”,是为了纪念最初建城的扎灵根公爵而建造的。在克拉姆街北,有一座15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就是伯尔尼市政厅。正门下面是一对高台阶,是典型的早期伯尔尼建筑。市政厅前的小广场上,有“旗手泉”。旗手全副戎装,手执伯尔尼旗帜,造型精细,栩栩如生。市场街上的两座街心泉的雕塑别具风格,一座是“节饮女神”,正在用水兑酒,衣裙飘舞,姿态优美。另一座是一位“旗手”,两腿夹着一只身披铠甲姿态可爱的小熊。谷仓广场上有一个泉,雕塑是一个神话故事,泉顶有一个魔鬼,右手抓住一个小孩,正要咬掉他的脑袋,左手一个口袋里面还有一些小孩,看来他要慢慢受用。走到正义街,会看到伯尔尼最精彩的街心泉——“正义泉”。泉上的塑像是“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端着天平。她的脚下是教皇、国王、高官显贵等人物的形象,寓意即使是帝王将相,最终也逃脱不了正义的裁决。“信使泉”在不远处的信使广场上,是为了纪念古时一位不畏强暴的伯尔尼信使。

因为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

因为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

保留中世纪风格的古城

曾在中世纪时期筑防的伯尔尼老城,其城市规划因地制宜,道路网沿阿勒河河岸延展,其布局保留了中世纪的风格。整个道路系统用切割而成的灰色条石建成,有时(磨砾层)表现出淡绿色色调,街道两侧建有连拱。教堂的尖塔和钟楼、缀满鲜花的喷泉、建有角塔的房屋、倾斜的屋顶以及公共花园等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建筑风景画,其大部分的历史都可上溯到公元17和18世纪。

伯尔尼有着闻名世界的拱廊。其中以火车站前的医院街到克莱姆街的古老钟楼这一段最为精彩。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沿街的楼房底层门前是便道,便道的顶部向外延伸,偏形成了走廊。走廊临街的一面有拱柱支撑,两柱之间好似宽大的拱门,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形成拱廊。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如今的拱廊里面集聚着大商场、时装店、珠宝店、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店、甜食店、巧克力店、咖啡店和饭馆等等。而市场街和医院街等街道上的店铺里全都是最新款式的奢华时装和摩登饰物;米兰的前卫时装则在贵族街和教堂街上轮番登场;杂货街、邮局街、正义街上店店货品琳琅满目,家家服务细致周到。

伯尔尼老城因地制宜,道路网沿阿勒河河岸延展

伯尔尼老城因地制宜,道路网沿阿勒河河岸延展

沿拱廊向东去到市场街,会看到一座300年前建造的狱塔。当年狱塔也是了望台,如今成为了伯尔尼旅游咨询中心的所在地。狱塔前的巴伦广场上有露天餐座和棋坛茶座。大棋盘就画在地上,棋手提着特大棋子,来回走动对弈,成为伯尔尼街头的一景。克拉姆街街头上就是驰名世界的古老钟塔。正点敲钟时,硕大的钟盘下面,就会有一个浑身披金的小机器人开门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钟,报出时间,同时,又有“时间老人”挥动手中琵琶,一只公鸡打鸣拍翅,一对小熊走马灯似的鱼贯而过,整个表演极为奇妙有趣。这座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保养得完好,运转无误。古老钟楼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瑞士钟表工业的象征,海尔维希亚文化艺术的象征。

责任编辑: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