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布哈拉历史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布哈拉历史中心

布哈拉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是中亚城市中绝大多数建筑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的范例,其中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形成了著名的布哈拉历史中心。1993年,哈拉历史中心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丝绸之路上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亚城市之中,它完好地保存了绝大多数建筑物,是中世纪城市的典范。其中著名的纪念物有伊斯梅尔·萨马尼的著名墓碑,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

丝绸之路上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新吸引世人目光的古城

布哈拉位于欧亚大陆最深的腹地,在丝绸之路兴盛的年代里,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商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在近现代史中,由于长期受沙俄和苏联的统治,它独有的辉煌被俄罗斯文化所掩盖和淹没,曾被世人遗忘。苏联解体后,这座古城的建筑艺术珍宝和文化古迹开始恢复本色,重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布哈拉城已经有2500年历史,城市的建立者是说东伊朗语的粟特人与塞种人,由西徐亚人组成的萨卡王朝统治着这一地区,此后出现塞种人建立的嚈哒汗国,公元6世纪中亚突厥汗国兴起,取代了嚈哒汗国的统治。阿拉伯人占领该地后,709年,布哈拉成为巴格达哈里发的重要文化中心。公元892年至999年布哈拉成为波斯人建立的萨曼王朝的首都。11和12世纪期间,在突厥喀喇汗王朝治理下,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和文化一直保持着繁荣景象。13世纪蒙古人入侵,城市遭受破坏,14世纪突厥贵族帖木儿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帖木儿帝国统治布哈拉,城市得到很大程度复兴,16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取代帖木儿王朝,城市进一步发展。

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

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据考证,自建城以来,布哈拉的位置没有改变,而在地下20米的纵深范围内,却埋藏着不同时期的大量文物和古迹;地面上则分布着170多座中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的伊斯兰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萨曼陵墓、卡梁建筑群等。

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

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

夏宫,位于布哈拉市郊,是布哈拉最后一位埃米尔的住所,也是迄今为止留存的唯一一座布哈拉统治者宫殿。宫殿分为两个部分:旧宫称为阿卜杜-阿哈德汗宫,建于1892年,为布哈拉传统建筑风格;新宫称为萨伊德-阿里姆汗宫,兼具欧洲和中亚风格,建于1917年,包括一些装饰华丽的居室和大厅,由布哈拉最优秀的工匠建成。除宫殿本身建筑外,夏宫还包括一个很大的园子,内有喷泉、池塘、房屋等设施。传说布哈拉埃米尔在建该宫之前曾为选址问题绞尽脑汁。后来听从一位老者的建议,埃米尔命令杀死四只羊,并将羊肉悬挂在布哈拉城的四个方向。一段时间后,挂在其它几个方向的羊肉都已腐烂,只有挂在城北的羊肉新鲜如故,埃米尔认为此地空气更加清新,于是选择城北作为建宫地址。

责任编辑: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