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地下的两大古迹
提帕萨古城的一部分至今还埋在地下,已发掘出的古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陵墓区,坐落在城墙外,这里有专供殡葬礼仪使用的著名的圣萨尔萨教堂。另一部分是名胜古迹很集中的考古区。圣萨尔萨教堂,位于陵墓区西部,建于公元4世纪,它长52米、宽42米,有9个跨间,是提帕萨设主教区时代的古建筑。它是阿尔及利亚境内最大的基督教教堂,现今尚保存有装饰内壁的浮雕、长方形洗礼室以及略有损坏的二层洗礼盘等。露天剧场是考古区最著名的古迹,剧场东西走向,最长轴线为80米,呈椭圆形,建在长方形的地基上。剧场观众席保存较好,当地的博物馆藏有从罗马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雕像、石棺、日用器皿和工艺品,还有刻在木片上的罗马奴隶的卖身契和其他文件。
邻海而建的大剧院是提帕萨这些建筑中的杰作,它一共有三层,每层都用巨大的圆柱支撑,剧场内还饰有白色和粉色大理石浮雕。现今,剧场已被意大利考古学家们修复了,并且每年夏季都在此举行盛大的文化表演。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剧场的粉色的砂石墙正在遭受严重的自然破坏,尤其是由于海风和海浪引起的风化剥蚀。剧场的一些建筑常常需要就地取材,临时加固。而海边的一些建筑则逐渐被海水剥蚀,最后消失了。
提帕萨古城的一部分至今还埋在地下
宏大与壮观的罗马建筑风格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如此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城市遗址,竟然是两千多年以前建造的。它是地中海沿岸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遗址之一,它生动地表现了古罗马人当时的生活状况。地中海的波涛伴随着这座古城度过了无数沧桑岁月。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置身于发掘后的考古区,仍然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年罗马帝国那气势非凡的宏大与壮观。这不仅因它曾作为这座城市而占地广大,更由于在它的断壁残垣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人文价值。那一座座气势如虹的古罗马建筑,线条之流畅,雕刻之精美,令人眼花缭乱。作为将近2000年前古罗马人生活的重要城市和贸易港口,这座古城的布局,具有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
城市街道规划井然有序。其城区的建筑布局呈长方形,南北主要街道名卡尔多,东西干道名德古玛努斯,城内的其他街巷都与这两条大街平行而建。沿卡尔多街向北步行,可一直走到碧波万顷的地中海南岸。卡尔多街南端是著名的塞维洛拱门,也是提帕萨考古遗址的入口处。卡尔多街是原来老城的中轴线,由于公元1世纪末城市的发展,现处于考古区西南部。世纪的大剧场、竞技场和赛马场是古罗马人最喜欢去的娱乐场所,因而这些建筑也最具有代表性。塞布拉塔剧场主要由半圆形的看台和舞台组成,中间由乐池连接,形成和谐完美的整体。
提帕萨古城的街道规划井然有序
古迹的发掘与保护
二战后,法国和英国的考古学家配合意大利人继续发掘工作。但直到提帕萨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后,大规模的发掘活动才被展开。至今为止,已有300多处古迹已被发掘出来,其中包括公共浴池、占地一公顷的学术论坛、港口、神庙、集市以及大剧场等。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提帕萨遗址,提交了一项防洪计划。自1994年,一队英国考古队在英国考古家黑尔卧尔德教授的带领下在远离中心的边远地区开始了新的一轮发掘活动;与此同时,由布纳卡沙教授带领的意大利考古队和由安卓.拉隆德教授率领的法国考古队也分别在市中心和港口处各自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活动。
在提帕萨考古遗址的入口处有一座3米多高的石碑,上面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明该考古区受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保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