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尔在西元1124年被十字军占领,成为耶路撒冷王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成为皇室直属封地,但是另外有数个为意大利商业都市设立的自治贸易区。耶路撒冷拉丁大主教的司佐泰尔大主教也驻守于此。该地的大主教常常承继前者的头衔。最有名的拉丁大主教当推史学家泰尔的威廉。撒拉丁于西元1187年夺取耶路撒冷后,王国中枢移至阿卡,不过加冕典礼改在泰尔举办。十三世纪时泰尔从皇家领地中分离,成为一个十字军的贵族头衔兼封邑。在1291年马木鲁克占领后相继又被奥斯曼帝国治理直到1920年黎巴嫩独立为止。
泰尔聚集了远古世界的商业贸易活动
黎巴嫩建国后,泰尔在1978年黎南冲突跟1982年以巴对立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中严重受创。这里被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当作基地,几乎被以军的炮火完全夷平。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南时在该地建立军事基地。以军在泰尔当作指挥中心的建筑分别在1982年末跟1983年十一月被炸弹摧毁,两次都造成数十人死亡,在以色列被称为第一及第二次泰尔惨难。第二次泰尔惨难的自杀汽车炸弹攻击和手法相似的贝鲁特美法军事基地攻击相隔仅仅十天。美以归咎伊朗跟真主党,但是双方都否认涉案。
在2006年以黎冲突中,数枚攻击以色列的火箭发现从该城附近的乡村发射。至少有一座村庄遭到以军轰炸,数人死亡,也使泰尔城中的粮食短缺恶化。以色列海军突击队同时袭击城内一些真主党的目标。
世界商业贸易的聚集地
在亚历山大大帝为了围城而连通外岛之前,此城原来有两个分处岛上跟近岸的市中心。外岛孤悬海中,是个有高达150英尺城墙加强防御的城市;陆上的城市称为乌修,比较像是沿岸的市郊而非独立城市,主要用来供应岛上木料跟饮水。双方通常是互相合作,因为岛上有海上贸易所得的财富,而陆上可提供饮水、木材和墓地;不过史学家约瑟夫斯曾经记录到两者间曾经彼此互相争战。
泰尔聚集了远古世界的商业贸易活动。泰尔商旅是第一批为了导航而在地中海冒险的人。他们建立的殖民地在爱琴海沿岸和邻岛、希腊、北非沿岸、迦太基、西西里岛、科西嘉岛、西班牙的塔提索司——甚至海克利斯之柱以外的加的斯。
泰尔城因为生产一种稀有的紫染称为泰尔紫而特别著名。在远古许多文明中,这种颜色专供皇室或是贵族们所独享。
泰尔城的文化很丰富,很多的诗集和民歌都记录了泰尔城的兴衰:
泰尔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有时被当作强权兴衰的典范:比如约翰·拉斯金的剧作《威尼斯之石》跟吉普林的《退席圣诗》。
泰尔是世界中的古圣地之一,给黎巴嫩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光彩
鲍勃·迪伦在1966年的民歌《眼带哀愁的低地姑娘》里提到了泰尔国王。
哈特·克兰在《亚特兰提斯》一诗中把泰尔和其他古城跟心中虚构的城市相类比。
辛普森一家里的尼德·弗兰德斯在《我的妹妹,我的模特儿》一集中把泰尔跟西顿称作双城圣地。
泰尔在诗人提布鲁斯的三本诗集《提布鲁斯:挽歌》中出现多次。
跟随这些介绍,泰尔城的那些历史、文化以及城里的神话传说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兴趣,对于那里大家都想去看看城市现在的发展,是的,泰尔也是世界中的古圣地之一,给黎巴嫩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光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