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关系的形象比喻着力突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取向。毛泽东曾经说过一段经典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还曾提出过“人民就是上帝”的思想观点。一次调研中,他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讲:“你们信不信上帝?”“你们不信,我信!”“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然要垮台!”可见,人民群众在毛泽东心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至高无上的主体地位。1959年10月,在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召开的由各条战线劳动模范参加的“群英会”上,国家主席刘少奇还对掏粪工人时传祥说:“我们在党的领导下,都要好好地为人民服务。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的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主席与清洁工人的共同定位,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则直抒胸臆,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把人民比作“上帝”也好,比作父母也罢,这里面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党和人民群众是少数和多数、部分与整体、先锋队与大部队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党的承载者、依存者、依靠者和滋养者;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主体地位高于一切,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和评判者。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作决策的主要依据,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些正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我们绝不能以权威的方式面对群众,或命令群众,颠倒了主从关系,而应当始终自觉地把群众放在主体地位,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从属地位。否则,群众就不会买我们的账。
北京:党群关系形象比喻的两个“取向”(2)
-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2025-07-25
- 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2025-07-14
-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2025-07-11
- 【理响中国】在数字浪潮中站稳人民立场2025-06-13
- 谈谈长期主义2025-06-12
- 书写党群同心谋发展的振兴篇章2025-05-07
- 书写党群同心谋发展的振兴篇章2025-05-07
- 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2025-04-02
- 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2025-03-18
- 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025-03-14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一纸票根串起京城文商旅融合新图景
- 第八届进博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中看“团结奋斗”密码
- 【廿四节气·立冬】冬藏万物知寒时,风起雪盛悦人意
- 全会热词丨保持战略定力 增强必胜信心
- 【理响中国】从“社会发展”维度透视二十届四中全会深意
- 共“进”向未来,“博”出新精彩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 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
- 【党员课堂】郇雷 | 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深刻理解第一卷至第五卷是一个有机整体
精选视频

【理论看点】陈志刚:做强国内大循环 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
统筹发展和安全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
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做强国内大循环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