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党群关系形象比喻的两个“取向”

北京:党群关系形象比喻的两个“取向”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与人民关系来看,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为人民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

在我党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党群关系的形象比喻。比如,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舟水关系、主人与公仆的关系、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土地与种子的关系、先生与学生的关系,等等。这些比喻贴切自然、通俗易懂、浑然一体,不仅揭示了党的群众路线发展的历史轨迹,更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时代内涵的深刻解读和科学诠释。

党群关系的形象比喻充分彰显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群众路线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因此也就存在一种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修改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关于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这短短6个字,就把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出来。其实,在党群关系的形象比喻中这种价值取向也是显露无遗的。1944年底,毛泽东在《解放日报》发表的《1945年的任务》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他说:“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刻阐明了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切为了群众。可见,“一切为了群众”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凭空臆造,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政党与人民关系来看,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为人民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群众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有机地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融为一体,是十分贴切的,道理也是浅显明了的。当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首要的就是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正确价值取向。只有这种意识强化了、基础牢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会更加牢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坚实。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