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党外的宣传工作统一战线、培育自己的舆论领袖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改革的一个具体目标就是建立党外的新闻宣传工作统一战线。党要通过重建自己的扁平化宣传队伍,把人民通过舆论引导重新组织起来,让自己的朋友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党在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宣传中,亟需建立自己的政治同盟和新的统一战线。如果一个政党远离政治并主动放弃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放弃培育并呵护自己的舆论领袖,将会导致一些党内思想领袖和党外的政治同盟者弃党而去,带来党的政治衰退。而这将导致出现政党与大众、尤其是与处于中下层的大众疏远,难以发现工人和农民的政治与政党政治之间的有机关联。这也是为什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座谈会上,代表党中央旗帜鲜明地重新强调,“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 。
党的各级组织要培育代表国家意志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自己的舆论领袖。作为舆论领袖,他们要拥有影响和改变群体态度和行为的能力,通过其对社会问题或突发事件判断性和评价性的意见,成为社会舆论的重塑者和追随者。舆论领袖要从多个行业中培养。知名学者、知名记者、政府官员、党内学者型新老干部、以及其他知名人士都可以吸纳为意见领袖,使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党的宣传部门需要在各个领域培育舆论领袖,需要在网络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博客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微博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微信里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传统媒体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新闻记者群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专栏作者队伍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在非政府组织中有自己的舆论领袖。只有在各个舆论场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中国共产党才能占领舆论的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力。
以国家认同为目标,通过网络共治,实现网络共识
网络社会共治是党在网上的群众路线,目标是通过日新月异的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和即将到来的穿戴互联网,对现实舆论和未来舆论进行引导、共享理念、凝聚人。
网上的群众不是“网民”这个模糊的概念所暗示的一个整体。由于社会经济地位、价值观和个人兴趣,群众在网上通过一个个微博圈、一个个微信群、一个个论坛、一组组邮件群,形成不同的社会群体。这些群体和圈子是网络时代的执政基础。网络的社会共治就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人或代言人要在这些网络群中与群众发生对话和交流。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要能听到这些圈子里的群众就公共政策问题发表的不同意见。
党的宣传部门要坚持道路自信,粉碎“乌克兰化中国”或“南斯拉夫化中国”的图谋;要纯洁政府网管队伍,确保那些在政治上坚定站在党中央一边的人牢牢把握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和治理;为确保党和政府获得的网络舆情真实、可靠、完整,要纯洁舆情报告撰写人员队伍;在重大事件中,严防西方资本集团和国内利益集团对舆情报告的渗透,用他们制造的政治和经济议程左右党和政府的议程,绑架党和政府的决策过程;建设党在政府、军队、学界、商界和文化界公开而强大的代言人队伍;党和政府的领导人和代言人要在网络上唱响中国建立在国家认同、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发展模式之上的中国梦;在各种已经引发或可能引发质疑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突发事件和大事大非的问题上,党的各级领导人和代言人要毫不含糊地站在党、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发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