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政治经济文化组成的整个社会结构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完整的统一体,不能分割,更不能对立。
按照邓小平的原意和党的十三大的精神可以明确看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三个方面,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之中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则是在解放、发展生产力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坚持的立国之本。而“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总方针,正如邓小平所说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好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5页)从而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的时代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根本任务,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在四项基本原则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一要求主要是指向经济范畴;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指政治范畴;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则主要是指文化范畴。经济、政治、文化,这就组成了一个大社会。党的基本路线把经济建设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开放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基本国策从四项基本原则中单列出来加以特别强调,则充分反映了这两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除非遭遇大的战争,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必须强调,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都应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四项基本原则相背离的现象。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以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本文一开始就引用了邓小平的一段重要论述:“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在这一论述中,特别强调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主义,二是改革开放,三是发展经济,四是改善人民生活。这四者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社会主义是必须坚持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必须实行的政策,通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来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着改善人民生活,这一论述,把我们所有工作的落脚点放到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上。这里还应特别关注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而不是仅仅为着增加经济总量,或者是仅仅为了彰显政绩的GDP。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