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牛市“雨中”跑(下)(3)

摘要:从“钱荒”到宽松货币政策加码,牵动债市敏感神经。破产法院、规范破产流程,国外经验如何借鉴,违约退出机制何处构建?“融十条”落地,交易所市场扩容、改革意欲何为?

破除刚性兑付  利于市场化金融体系构建

从刚性兑付到实质违约,媒体有关信用风险事件的报道措辞也从焦灼、忧虑渐趋理性,开始正视“中国债市违约正逐渐走向常态化”这一现实。中国的债券市场用了10年的时间,来打破刚性兑付的神话,让人们逐渐适应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甚至开始热烈地讨论,如何借鉴国外的破产法院、违约退出机制,建立起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体系。

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指出,吴晓灵曾提出“金融市场的两大公害,一个是刚性兑付,一个是过度担保”。打破这个预期之后,债券市场才能分化,分化之后,才能回归它的本质。

4

8月初,证监会 “融十条”落地,开启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改革大幕。针对交易所债市体量较小的难题,“融十条”从发行主体、发行方式、债券品种,到买方资金、交易方式,交易所债券市场都进行了大范围的管制放松,交易所债券市场扩容箭在弦上。

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认为改革势在必行,因为银行债券市场已经占到整个证券市场规模的97%,而交易所市场只占到3%左右,这是中国债券市场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亟需调整的问题。

如何提高投资者应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增强对风险的判断力?在这样一个银行间市场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的棋局中,单纯说教投资者要准确了解风险和收益的对等关系、把控市场传递的信号机制,显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仅有的3%的狭窄空间里辗转腾挪、开辟更为广阔的盈利天地,就像一场天方夜谭。调整债券市场结构,加大交易所市场占比,建立起信用违约常态机制,构建一个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