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金银花”更名之争背后涉及腐败?(6)

【案例】“金银花”更名之争背后涉及腐败?(6)

【启示与思考】

面对这样的实名举报,相关部门做出了比较及时的回应,这一点首先值得肯定。我们还记得,当初刘铁男被实名举报后,国家能源局当天称举报内容纯属污蔑,事后被沦为笑柄。这一次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回应,则克制很多,先是由国家药典委员会对改名缘由做出了解释,尽管这一解释在专业上是否有说服力,还有待第三方部门的验证,但至少摆出了平等沟通的姿态。作为公权部门,面对公民举报和监督,这样的姿态是一种理性选择。

网络实名举报向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迅速吸引舆论关注,推动相关调查,另一方面举报者也要承担更大的法律风险。当然,@御史在途既然做出这样的选择,想必已有心理准备。无论在网上的发言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都称有“铁的证据”,但这些证据到底能说明一些什么问题,能否坐实相关部门及官员“为利益集团代言”,最终还是要以法律为据。

所以,现在对@御史在途和国家食药监总局双方都是一个考验。实名举报事件已引起巨大关注,即便“金银花”改“山银花”是否合适在学术上一时难有定论,但背后是否存在腐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并不难通过纪检或公安部门核查清楚。事态的演进不能停留于网络上的口水之争,而是要过渡到证据和法律的“交锋”。

无论如何,不管是否符合举报者的行动初衷,在事实上这已是一起不折不扣的正面交锋,但因其中所蕴含的公共利益,它又不可能是一次举报者与被举报者的个人“互动”。目前而言,举报事件的真相究竟如何,金银花改名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玄机,暂不法断言,但举报以公共利益之名开启,并以公开的方式呈现于舆论,它只能以公开的方式进行“善后”,愈公开,才能愈发接近真相。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