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当前中国家庭财产状况与消费活动 (3)

北京:当前中国家庭财产状况与消费活动 (3)

摘要:在宏观层次上,人均GDP越高、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房产占家庭财产的比例越高。在家庭层次上,收入越高的家庭,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越高;家庭总资产越多的家庭,房产占家庭财产比例的中位数也越高。

家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

2012年全国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1187元,中位数为333元。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高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2010年,2012年的家庭医疗支出绝对值升高,但医疗负担(即医疗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却有所减轻。

经济发展水平与医疗支出有密切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家庭人均医疗支出越高,意味着这些地区的居民医疗消费能力更强、投入更多;但同时,这些省份的家庭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却较低,说明这些地区医疗负担相对较轻。城乡家庭的医疗支出与负担差异较大。城镇家庭在人均医疗支出、住院费用上均高于农村家庭,但在家庭医疗支出比重、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住院自付费用、住院自付比例上均低于农村家庭。

从家庭特征上看,与低收入家庭相比,高收入家庭的医疗支出比重、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住院自付比例更低;老年人家庭的家庭人均医疗支出最高,其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最高,这意味着老年人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医疗负担。医疗负担影响家庭的生活水平,医疗支出比重越高,家庭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越高。医疗负担对低收入家庭的打击尤其严重,与家中无人住院的情况相比,家中有人住院会使低收入家庭医疗支出发生率的上升更为明显,由此增加其致贫的可能性。

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呈中等偏上

中国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呈中等偏上,主观本地社会地位呈中等偏下。家庭资产(如住房及汽车的拥有)对个人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社会地位影响显著;独立于家庭资产之外,个人收入水平也影响着生活满意度和主观社会地位,且主观收入水平比客观收入水平更重要:无论客观上富有与否,对个人收入地位主观评价更高的人(即主观上认为自己富有的人)其生活满意度越高、个人社会地位的评价也越高。高收入人群的评价标准较高,这可能部分导致对其主观收入的总体评价水平偏低,并且与他们的实际客观收入相关性不高。除个人收入外,家庭相对收入高的人群其生活满意度及主观社会地位较高,且家庭收入对女性的影响力要大于对男性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