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所依托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简称CFPS)是一项全国性、综合性、学术性的大型社会追踪调查项目。该调查自2010年起对全国14,000余户家庭,50,000余名成人和少儿展开长期追踪访问,问卷内容涵盖家庭经济、就业、教育、婚姻、健康、主观态度、认知能力等各个方面,调查实施采用世界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访问技术并引入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该调查采集的数据为了解中国社会提供了内容最广泛、质量最严格的权威一手资料。
伴随着经济改革,中国家庭的财富在迅速积累,中国家庭的消费水平、结构和质量的变化日新月异,家庭经营与自雇方兴未艾。《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4》聚焦于财富与经济不平等这一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议题。报告的内容包括中国家庭的财产、消费模式、医疗开销与负担、家庭经营与自雇、住房、主观幸福感六项子议题。
家庭财产不平等程度有所提高
2012年全国家庭净财产均值为43.9万元,全国私人财产总有量为188.4兆元。一方面,中国家庭的财产存量增长速度快,从2010年至2012年我国家庭平均净财产增长了17%。其中,房产作为家庭财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财产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从2010至2012年房产增长量占总财产增长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1995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45,2002年为0.55,2012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73。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明显高于收入不平等。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等结构性因素是造成中国财产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家庭层次的财产不平等及其变化有两个特征:一是有家庭成员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水平明显高于在体制外工作的家庭,在体制内工作的家庭财产的增长幅度也明显高于体制外家庭,这将导致体制内外家庭的财产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中等收入家庭财产增长幅度大,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财产增长幅度相对较小。
家庭消费模式呈两极分化
中国家庭消费模式可以分为五种类型:贫病型、蚂蚁型、蜗牛型、稳妥型和享乐型。其中,贫病型家庭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均最低,但其医疗支出的相对比重却很高,这类家庭带有贫病交加的特征。蚂蚁型家庭的各项消费水平和消费品的拥有比例都比较低,这类家庭主要以低水平消费为特征,就像辛苦积累的蚂蚁。蜗牛型是负担沉重的一类家庭,他们的总消费不低,但并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消费上,也不太进行汽车、文娱和奢侈品的消费,而是把很大的一部分开支用于房租房贷、教育、医疗方面,而住房、教育和医疗负担就像蜗牛的躯壳限制了这些家庭提高他们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享乐型)的消费。稳妥型是中等消费的家庭,这些家庭的支出水平总体居中,但在消费品的拥有上高于平均水平,医疗和住房的支出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有一定的教育、文娱的消费。享乐型家庭是享受着相对高品质的、健康的物质生活的一族,这类家庭有车有房的比例都很高,其各项消费品的拥有比例以及各项消费水平均很高,尤其是在教育和文娱支出水平上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家庭,但其医疗支出的比重却较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