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育内陆经济发展的“高地效应”。成都拥有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宜加快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步伐,促进优质资源和高端产业集聚,培育并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地效应”。整合成都既有海关特殊监管区优惠政策,实施好“区港联动”和“多点申报、多点放行”模式的基础上,加快四川全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合作,着力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海关的合作。进一步明确成都改革开放的重点,全面把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改革内涵,对标国际先进,重点推进经济发展理念转变,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提升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推进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变直接管制为间接管理;深入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推动成都同沿海沿边地区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进一步改革投资管理体制,重点探索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依法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开放,放开育幼养老、商贸物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电子商务、会展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以国有资本的退出吸引高端投资尤其是总部经济的纷纷入驻。
四川:推进成都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的思考 (2)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依托航空运输,建设“空港都市区”,推进“临空经济”发展逐渐成为内陆城市接轨世界、提高城市竞争力、繁荣经济的主流方式。美国的丹佛和德国的法兰克福是此类模式的成功典范。
- 以决绝之勇气推进改革 2016-08-29
- 别用“资历”掩盖金子的光芒2016-05-13
- 别用“资历”掩盖金子的光芒 2016-05-13
- 顾学明:深耕“一带一路” 拓展全球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境界2016-03-31
- 开放发展:理念和战略并举 2015-11-05
- 张建南:抓住改革机遇努力突破机制体制性障碍2015-01-07
- 新疆: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现代物流业 2014-09-10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让群众满意贯穿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周期
- 【理响中国】着力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 一以贯之抓好学习教育
- 中国供应链何以成为全球创新“路由器”?
- 【廿四节气·大暑】赤日燃云岫,大暑夏正浓
- 杨宜勇:从“零”到“强”,坚定不移走好制造强国之路
- 百年大党为啥这么“能”?活力值拉满!
- 北京MaaS城市绿色出行何以行?
- 链博会:链接世界,共筑经济新未来
- GDP增长5.5%!见证北京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精选视频
宏观探讨“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逻辑策略
“十五五”时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
深刻领会国家战略规划的重大政治意义
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铸就大国重器:中国制造突破“卡脖子”技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