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驳斥中国搭便车论: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

人民日报驳斥中国搭便车论: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30%

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接受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专访时抛出了所谓的“中国搭便车”一说,指责中国只会搭便车。他说:“中国是在搭便车,而且已经搭了30年,这种方式让他们很受用。”据了解,他曾在多个场合多次如此表述。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观点片面且漏洞百出,误导国际社会。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际及美国问题研究专家。

“中国搭便车”论谬误何在?

说法片面,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是互利互惠的

针对“中国搭便车”论,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反问道:“奥巴马说中国30年来在‘搭便车’,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和平外交政策,难道对美国和世界没有好处吗?”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张家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分工,相互提供产品与服务,包括国际政治和安全服务。如果把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描述为“搭便车”,也应该是相互“搭便车”。

张家栋分析说,“中国搭便车”论是美国的霸权思想和美国例外论在作怪。美国人认为:第一,这个世界的基本秩序是由美国维护的。第二,自己的国际行为是无私的国际主义,包括其在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在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干涉行为,都是在提供公共产品,不是服务美国自身利益。基于此,如果在这些问题上不站在美国一边,不参与美国发起的战争和干涉活动,就是不为世界出力,就是“搭便车”。

“一方面要承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有一定贡献;但另一方面,中国也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很多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金灿荣说,在美非峰会上,美国也抱怨中国占用非洲各国资源来促进自身发展,非洲国家则反驳,认为中国的投资为各国都带来了好处。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分析,“搭车”以及愿意“被搭车”,不是简单的给予以及获取利益的关系。事实上,西方从中国发展中也获益匪浅。

一个具体的例子是,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卡斯特县曾是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但到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3年底以来,中国浙江科尔集团投资2.18亿美元在当地建厂,“纺织工业走廊”再次焕发生机。截至2013年,已有17家中国公司在南卡州投资,投资额6.56亿美元。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