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深挖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要发展必须深挖改革红利

【摘要】

●近年来政府确定的7 .5%的G D P增长目标,由于与潜在增长率是相符的,因而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增长速度,并不意味着将导致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实际上,过去两年中央政府没有寻求高于预期目标的增长速度,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减少了政府对直接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缓解了产能过剩的进一步加剧,避免了经济泡沫的形成,为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抑制潜在增长率的制度性障碍,包括户籍制度对劳动力供给潜力的制约、现行投融资体制对投资效率改进的制约,以及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遇到的融资瓶颈导致的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约等。通过推进改革拆除这些制度障碍,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潜在增长率。

●如果在2011- 2020年期间这十年中每年把非农产业的劳动参与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能够使G D P的潜在增长率提高0 .88个百分点。如果在今后十年中生产率的增长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它所对应的提高G D P潜在增长率的效果更高达0 .99个百分点。这两项改革加总起来,理论上可以带来两个百分点的G D P额外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年均G D P增速9 .8%的优异成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近几年,随着我国潜在增长率的下降,G D P增速连续几年降到两位数以下,国内外出现了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质疑之声,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原有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进而影响经济增速放缓,他认为,未来不能指望需求方面的刺激政策解决这个问题,而应通过提高潜在增长率的一系列改革,带来显著的改革红利。

 中国经济换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经济参考报》: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以季度观察的中国G D P同比增长率,已经连续13个季度低于改革开放35年的平均年增长率(9 .8%)。国内一些悲观人士受此影响陷入经济悲观论,而在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那么,您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这种突然由高到低的现象是中国所独有还是具有普遍性?

蔡昉 :大多数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家,无疑都认可高速增长之后要经历增长减速过程,进入常规增长阶段,这种现象自然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美国经济学家艾辰格林等人在分析多国历史数据后发现,以一个特定的人均收入水平为拐点,年均增长率从之前的平均6 .8%下降到之后的平均3 .3%。分别看不同的国家可以得出结论,减速本身是发展阶段变化的自然结果,但是,在换挡期采取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却决定一个国家从高速增长进入较低速度但更可持续的增长,还是一路减速至长期经济停滞。正是在后一情景下,某些一度经历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目前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自然减速的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经济增长换挡期。在过去36年时间里,在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制度条件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稳步降低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较低且不断降低的人口抚养比有利于实现高储蓄率,保证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积累,同时劳动力充分供给阻止了资本报酬递减,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巨大贡献份额,这个抚养比如果下降,意味着经济食之者寡,生之者众。第二,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以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为载体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第三,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到非农产业 ,意味着资源实现了重新 配置,推动了生产率的迅速提高 。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1982—2010年期间的G D P增长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71%,劳动投入的贡献率为7 .5%,人力资本贡献率为4 .5%,人口抚养比贡献率为7.4 %,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9 .6%。

多年来,中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作为长期低生育水平的结果,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逐年减慢,并于2010年达到其峰值,此后开始绝对减少。与此同时,人口抚养比则由 下 降 转 为 提 高 。 人 口 结 构 的 这 种 根 本 性变化,首先表现为普通劳动者的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制造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传统比较优势趋于丧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在中国资本报酬递减现象已经发生,投资的回报水平显著降低。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逐渐减少,也将减缓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从而缩小了生产率提高的空间。因此,可以预期中国将经历一个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的过程。

《经济参考报》:这种因为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的经济增速放缓大概将持续多久?

蔡昉:一个经济体的增长率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因素。从供给方面来看,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决定G D P的潜在增长率。而从需求方面来看,出口、消费和投资需求决定了该经济体是否能够在其潜在供给能力上实现增长。

由于人口因素的影响涉及劳动力供给、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 ,因此,2010年以后的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必然导致潜在增长率的下降。根据我们的估算,G D P的潜在增长率,即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速度可以维持的正常增长速度,正在从1995-2010年这15年的平均10 .3%,下降到“十二五”时期的平均7 .6%,到“十三五”时期还将下降。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