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打不得半点儿马虎眼(2)

历史问题,打不得半点儿马虎眼(2)

军人集团崛起,秘密地、精心地进行了战争准备

明治政府成立以来,日本军部成为与内阁平行的“辅佐”天皇的独立体系,拥有凌驾于政权之上的特权。军人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将推翻政党内阁、建立军人政权、实行举国一致体制作为目标。20年代日本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驻苏联武官小畑敏四郎和巡回武官冈村宁次3人组成的所谓“巴登巴登集团”具有代表性。对中国东北抱有野心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加入这一集团,后来加入者还有侵华战争中的骨干东条英机、河本大作、土肥原贤二、山下奉文等。

九一八事变前,无论是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还是关东军,都确立了军事占领中国东北的基本方针,甚至对占领东北后的统治方式与原则都进行了充分考虑。

日本关东军为详细了解东北各地地理情况,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曾先后于1929年7月、11月和1931年7月,组织所谓“参谋北满、南满旅行”,实为到东北各地进行军事侦察活动。为获取沈阳北大营的准确情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亲自造访驻守那里的王以哲旅长。但就是在他与王以哲谈话时,其手下的参谋人员则分头进行侦察,用相机对各处进行拍摄。

1929年9月,关东军作战部门起草了《关东军占领满蒙计划》。1931年6月,在日军参谋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主持下,制定了《解决满洲问题方案大纲》,明确规定了日军侵略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7月31日,日本陆军省密召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回东京,将“大纲”作为指令下达。8月3日,日本陆军在东京召集军司令官和师团长会议,传达在满洲的作战计划。

九一八事变前,根据《辛丑条约》驻扎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一万余人,其中司令部及重炮兵大队驻守旅顺,下辖第二师团5000人驻辽阳,其余的独立守备队则分驻南满铁路各车站。相对驻守在这里的中国东北军,日军虽然在数量上明显处于劣势,但是秘密地、精心地进行了战争准备。

日本参谋部还特意满足了关东军配备重型武器的要求,从国内运两门24厘米榴弹炮到东北,系当时陆军拥有的最大口径攻城炮。由于目标大,日军将大炮分解装入小箱,将炮筒伪装后放在棺材里,秘密运入沈阳,安装在守备队院子中,目标则确定为中国军队驻扎的北大营以及飞机场、兵工厂。

1931年8月20日,拥有丰富对华交涉经历的本庄繁调任关东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为沈阳特务机关长。本庄繁到任后即视察各地日本驻军,组织各类军事演习,多次向部下表示有“以个人独断承担责任”的思想准备,并要求各部队“万一发生事件,须主动采取积极行动,要有必胜之决心与准备”。

8月下旬,关东军还从日本运来飞机30余架、野炮20余门至苏家屯、浑河车站附近。南满铁路沿线的日军频繁举行军事演习,铁路守备队也向沈阳方向集中。驻朝鲜境内的日军第十九、第二十师团也借演习之名抵达图们江沿岸。

经过这些准备,人数占劣势但准备周密的关东军便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挑衅和发动战争的机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