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撤销“全国假日办”,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非是简单的变更机构名称,也并非是仅限于召集人、成员单位的提格和扩容,而是政策的适时调整,即从过去的黄金周“集中式”休假,向今后的“带薪休假”转变。这显然是休假制度的一大进步,也契合了民意的期待。
2000年,随着“全国假日办”的成立,也催生出了黄金周制度。然而,从14年前的欢欣鼓舞,到如今多角度解读和审视,“集中式”休假的“硬伤”,带给国人的痛感越来越强烈。黄金周的拥堵,挪假的折腾,让人苦不堪言。可以说,如今人们对黄金周怀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在享受假日福利带来愉悦的同时,“黄金苦旅”也令他们望而生畏,无疑降低了国人的休闲质量。换言之,人们在肯定黄金周意义的同时,也呼吁对现行的放假安排进行合理调整,建立更加科学化、多元化、个性化和人本化的休假制度。因此,尊重和实现民众意愿,改良休假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务院这次调整相关机构和政策,是对过去休假制度的一种反思。今后的“际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严格执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科学安排,如在我国现阶段,不妨试行“零存整取”式弹性休假制度,有助于严格落实劳动法的规定;另一方面,督促各地认真落实《带薪休假条例》,对带薪休假制度,也可实行“零存整取”,最大限度地分流和缓解“集中式”休假带来的资源和空间紧张,充分保障公民的休假自主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