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提出《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形成诚信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着力推进诚信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
推进诚信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制度的需要。当前,我国的社会体制机制处于转换和转轨期,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整体偏低,诚信建设制度机制亟待健全和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因此,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要顺势而为,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诚信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从诚信制度化建设的主体来看,诚信建设是一个由个人、企业、社会全方位参与的系统。在诚信制度化建设中,通过政府主导推动,企业主动作为,社会共同参与,公民普遍响应,各行业根据自己特有的情况制定本行业的运行规则,以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从诚信规范化建设的角度看,诚信建设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为重点,以社会征信系统建设为抓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从诚信长效化建设的角度看,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必须建立和完善诚信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各部门信息的整合,确保信息畅通,着力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舆论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