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构建产业转移合作新机制
建议成立一个跨区域的、由省政府牵头、各市、区县地方政府共同参与,有决策力的地区合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区域承接产业转移重大战略及产业政策,协调解决四川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同时,跨区域合作小组负责协商解决产业承接及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及转移企业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合作与互利问题等。
要尽快制定对接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整体战略,要充分运用川东北的地理优势,从战略角度将之建设成四川发展开放型经济、推进与陕西、重庆及两个经济带合作的桥头堡、示范区,摆脱其原有的发展路径,使之成为一个重要战略平台,通过吸取政策红利,掌握更强大的开放“杠杆”,从而更好地为四川发展提供新动力。
建立区域行业协会及民间中介机构,挖掘社会参与潜力,建议建立川渝火锅等餐饮业、汽车、高科技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专门负责处理不同类别产业转移的经济、法律、财税及经营环境等问题。
建议把各经济区视为一个整体,结合各经济区域资源禀赋、交通区位、环境承载、产业基础不同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类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将区域利益分享机制细化为考核目标,建立各区域更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机制。
金融支持技术支撑挖掘产业转移红利
在现有存量基础上适时引进外来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金融产业集聚态势。多渠道筹资组建承接产业转移专业银行。如引导民间资本或地区商会资金以参股的形式筹资组建产业园区银行、增加承接产业转移专项金融服务,全力保障产业承接与转移过程所需的金融需求。实施差别化、针对性强的信用授信机制,提高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融资质量,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应加大力度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完善大数据采集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探索建立大数据地方性法规,落实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涉密基础性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大数据外包服务示范,积极引导四川企业面向国内外数据市场,承接大数据外包业务,通过对海量数据资料进行撷取、管理、处理、深入挖掘其价值,形成丰富的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与案例研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大数据产业,开展大数据采集整理、挖掘分析,尤其是对政务数据、公共服务领域数据的深加工和深挖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