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产业优化升级重在提升承接质量

四川:产业优化升级重在提升承接质量

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鼓励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形成产业集聚集群效应。应加大力度发展大数据产业,完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完善大数据采集体系,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

当前,四川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依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引导国内外产业加快向四川转移,对于促进区域梯度、联动、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川承接产业转移面临发展战略趋同,区域合作过少;市场作用不明显,依赖政府过多;创新能力弱,本地产业升级过慢;生态环境差,发展压力过大等一系列发展瓶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应在提升产业承接质量上用力。

进退并举推动承接产业转移转型升级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需要在市场作用机制发挥前提下强调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推进作用与抓手作用。

完善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结合四川省情与产业发展现状,建议把现代金融、新材料、大数据、机器人、创意设计、专业中介、咨询信息等一批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纳入四川地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在具体承接方式上可以以整体产业链承接、集群承接等方式进行模式创新,以促进四川各地承接跨梯度产业,进而激发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推进优势产业链招商。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多元化、多角度,不宜过多地干预其发展选择,应立足于分类指导,推动县域经济顺势发展。为此,在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围绕产业链短缺薄弱环节进行招商,根据优势产业链中的扩能、发展和补缺环节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项目促进工作。

促进区域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多边区域合作、双边合作机制以及“西博会”、“西洽会”、“渝洽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合作平台,不断深化四川与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对接和经济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扩散及回波效应,进一步增强增长极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及辐射带动能力。各城市群可以在明确各城市产业定位的前提下,构建特色鲜明、布局科学的区域产业结构,确定特色产业支撑下城市群的产业集群发展重点。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长江下游水电站对龙头水电站的补偿机制,探索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水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力争将长江中上游地区纳入森林生态补偿范围并予以重点扶持。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