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宁式的见义勇为很有视觉冲击和宣传效果,可惜其与未成年保护相背离,与人性化的原则更是格格不入;患癌的公职人员带病坚持上班的确很感人,事迹也可谓先进,然而却与“要身体健康”的基本原则不符,缺乏人道关怀和制度悲悯。“保安考取研究生”确实很励志和煽情,可惜却暗藏着身份和职业歧视,直接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各个层次。结果保安考上研究生成励志范例,而大学生当杀猪匠成了一种反面典型。
然而,北大高材生因为杀猪而成功,才让人重新发现,其实职业没有贵贱,只有做与不做,身份也没有差别,只有愿与不愿。当保安也好,考上研究生也罢,都不过是人生的一种暂时状态,而不是成功的唯一标记,也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轨迹,否则“大学生工资不如搬运工”的纠结就难以消除,一切职业和身份歧视就会根深蒂固。
【启示与思考】
虽然高校“保安哥”的经历不同,最后所取得的成绩也不同,但是在他们的身上,也有着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国内大学的保安,都有着不甘平凡、勇于进取、积极奋斗的向上精神。也正是这两个共同点,才最终成就了他们的励志传奇,让他们成为无数网友的励志偶像。
但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环境很重要,但终究不是决定性因素。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发扬不甘平庸、奋发向上的精神,充分利用环境带来的特点和优势,敏锐地发现环境提供的机遇,并牢牢地把握住机遇。这种精神、这种素质才是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的关键所在——正是有了积极的进取精神,甘相伟才会去旁听那么多大学课程;正是满怀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贾作胜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蹭课”、去自学……与之相比,很多人之所以不能脱颖而出,除了确有客观环境制约外,关键就在于他们缺乏这种精神,缺乏向上的决心和前进的动力。对这些人来说,即使身处良好的环境,往往也不知道充分利用;即使面临难得的机遇,也往往会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溜走。
因此,我们可以羡慕“保安哥”们的成功,但更应该看到他们的努力。不甘平庸、积极进取、努力奋斗,正是他们改变自身命运的成功密码。而所有这些品质,不但是“保安哥”成功路上的必备要素,同时也可以成为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内在品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