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党风建设对社会的正能量作用(4)

执政党党风建设对社会的正能量作用(4)

(三)确定科学发展目标,不断推进制度化建设水平

党要真正转变作风,真正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必须建立制度约束机制,更需要确定科学的发展目标。目标代表了我们的价值取向和想要达到的目的,有了目标就有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方向,反之则会是盲目、混乱和无序的。任何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要素(也是成功的要素)主要包含目标、条件和方法(含手段),目标决定人是否行动和行动的热情与向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目标也就没有任何自觉的行动,目标的重要也就决定了确立目标的重要,它的前提是目标必须正确、可行、符合实际。因此,要解决好党风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目标的科学性问题。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充分估计到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建立健全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8]91-92。这一点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党风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仅依赖政治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我党的优势所在,我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政治思想教育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政治思想教育的传统要坚持和创新,但党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很多问题仅用政治思想教育是无法解决的,必须考虑综合手段。其中,制度建设应该是党风建设的关键与实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掌握的公共权力之大,可支配的资源之多,是执政前所无法比拟的。随着时代和形势变化而带来的党的地位的变化,利益问题成为横亘在我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巨大障碍,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发生发展,就会使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受到严重影响。解决利益问题必须思考体制、机制的建构,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使改革开放的成果与全国人民共享,解决利益分配不公与失衡问题。另外,“四风”问题的彻底解决,也只有通过制度的创建和完善才有可能,譬如,如何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就需要通过制度建构来实现。而扩大民主是防止党内“既得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消除“四风”根源,预防腐败产生的有效手段。更进一步说,党的作风建设要发挥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的作用,也有赖于用制度来硬化来推行。

结语

综上所述,执政党党风建设具有巨大的社会正能量作用,如何推进我党的党风建设,决定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途径和成效,也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途径和成效,其重大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侯远长.关于加强党风建设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6).

[2]林伟健.国家凝聚力:从文化认同到政治认同[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3]彭穗宁.执政党的党风建设与社会整合[J].探索,2002(4).

[4]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C]//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5]陈启本.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价值追求[N].人民日报,2013-07-26.

[6]中国新闻网.王岐山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EB/OL].(2013-02-26)[2013-10-29]. 

[7]张雁.“四风”要“实打实”[N].光明日报,2013-08-14.

[8]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2月28日)[C]//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NU1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