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库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机遇与对策 (3)

重庆:库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机遇与对策 (3)

摘要:创新是发展之本,要利用当地中药科技资源,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在良种繁育推广、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高精尖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走在同行前列。

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发展之本,要利用当地中药科技资源,开展产学研结合,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在良种繁育推广、新药研发、基地建设、高精尖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始终走在同行前列。近年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在助力三峡库区中医药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该校面对库区实施了“科技平台夯基工程”。学校以强有力的科研资源为平台,集合三峡库区中药资源,编制了《三峡库区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中药产业发展研究近30项,其中,《太白贝母品质研究》,成功地使渝东北片区量大质优的太白贝母进入国家药典。编写的《三峡中草药图谱》和《长江三峡中草药资源》2部专著,首次针对长江三峡库区中草药资源和中医药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填补了三峡中医药发展历史、三峡中药材生产与流通研究空白。同时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工程”,帮助库区中药科技成果转化。学校5名中药科技人员受聘为市科委“科技特派员”,常驻库区中药产业大县,深入农户和药企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攻关,成为库区药农的“科技顾问”、中药企业的“科技骨干”。

强化质量意识。以标准化建设促进质量安全监管。推行中药材种植GAP规范化,加工GMP标准化,经营GSP流程化的标准规程。对已制定并得到批准的药材在基地建设中要严格执行标准,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化肥农药的质量监测,严防高毒农药伪劣化肥影响药材品质。对未经GSP认证的无证经营企业及时予以查处。要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群防群治网络,对药品、药材生产、流通、使用实施开展全程监控,监督药品药材生产经营企业及药农、药商依法生产、经营。

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人才培养。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中医药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潜力的产业之一,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潜力。而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关键。要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需要培养一大批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人才,一大批研发、生产和管理人才。所幸的是,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重庆市在三峡库区唯一独立设置的高等医药院校,该校为库区培养了70%的卫生技术人员。学校是重庆市“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每年面向库区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中医临床骨干等培训3000人次;是渝东地区“医药卫生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每年面向库区移民青年开展16个医药卫生类工种800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