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释放大国消费红利 (3)

从五个方面释放大国消费红利 (3)

三、一些发达国家培育居民消费需求的基本做法与政策措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之后,其经济逐步转入以国内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生型增长模式,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向消费驱动型的模式转变。在长期的经济实践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结构不优等问题采取了不少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比如美国。美国具有发达的经济水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的信用体系等诸多有利因素,使美国超前消费的观念不断得到强化,成为典型的“高收入、高消费、低储蓄”的国家。从整体上看,“负债消费、低储蓄率”是美国居民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其储蓄率有所上升,但是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国民储蓄率仅为4.9%,远低于中国51%的水平。美国政府刺激消费的主要政策有:一是实行一揽子减税政策。2008年后,美国的一揽子减税措施惠及美国3500万户低收入家庭,对提振消费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实行消费补贴政策。美国政府通过向消费者发放食品券等形式,为扩大消费人群与培育消费需求提供收入保障。三是实行鼓励信贷消费政策。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短期利率等办法,鼓励居民进行信贷消费。当然,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也是酿成次贷危机的根源所在。

再如英国。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之后,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让位于美国,其依靠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来拉动国内需求的路子逐步走到尽头,而通过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成为其主要的发展模式。其培育消费需求的主要政策措施有:一是政府大规模增加社会保障支出。1945年英国率先建成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低收入阶层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提高了英国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倾向。二是政府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性减税。世界金融危机之后,英国政府将增值税率从原来的17.5%下调到15%的欧盟最低水平,并针对社会保障税、消费税等税种进行了相应调整,有力地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效地起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目的。三是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20世纪30年代,英国、美国等国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夺取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英国政府吸取了这些教训,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对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消费领域的监管,逐步改善居民消费环境。

还有日本。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尽管总体消费水平接近美国和欧洲,但受东方文化传统的影响和资源贫乏的国情制约,其消费模式表现为“较高储蓄率、较低借贷消费率”的消费特征。日本政府针对这一消费特征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一是大力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0年9月,池田内阁发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为增加日本居民收入,推动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推动中小型消费信贷金融公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陷入低迷之后,日本政府通过大力发展中小型消费信贷金融公司,这些金融公司向工薪阶层提供的消费信贷无需提供担保且手续简便,还可通过无人自动协议机操作,深受工薪阶层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三是大力支持消费产品的升级换代。二战之后,日本政府通过支持松下、索尼、本田等企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日本消费产品的质量和结构进行升级换代,推动消费层次从基本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促进日本居民消费一波又一波地增长。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