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强化责任追究,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这就要求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委负主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委是主体,只能到位不能缺位。
作为市级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人,我们必须照此落实,站好“责任岗”,种好“责任田”。始终坚持“力度统一论”,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反腐倡廉“高气压”,营造荆门发展“强气场”,按“四零”标准来努力。
“零容忍”惩治腐败。党委不仅要做“笼子”,把制度定下来;而且要关“笼子”,把权力关进去。在这个基础上,纪委主要是看“笼子”,谁跳出“笼子”就惩处谁。去年,荆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89件,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举报1074件,立案25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8人,同比分别增长44.7%、49.1%、105%。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有贪必肃、有腐必反。
“零差错”抓早抓小。我们将坚持一手抓惩处、一手抓预防。在中纪委和省纪委指导下,我市开展了领导干部任前在线考廉、廉政风险防控等多项试点。今年4月以来,着眼于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止一些干部“小病”拖成“大病”,探索开设了廉政“门诊部”,对就诊范围、诊疗程序、治疗方案等都作了详细界定。“门诊部”运行3个多月以来,已“门诊治疗”县处级干部17人。另外,还有不少干部主动要求来挂号“门诊”看病,效果好于预期。下一步,将按照不搞运动、不搞变通的基本原则,优化就诊方式、增强治疗效果,力求更加及时、有效地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零距离”服务群众。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打通“最后一公里”、走好“最后一步路”,切实纠正和避免出现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是“一问三查(察)”,即:以“市民问政”倒逼责任落实,每季度举办一次“市民问政”电视直播活动,每期聚焦一个主题,集中解决一批问题;以“重点督查”治理关键问题,围绕水利工程、安居工程、征地拆迁、闲置土地清理、安全生产等,着力治理“群众身边的腐败”;以“电子监察”强化实时监控,电子监察系统已于去年上半年在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今年还将建立全市民生资金电子监察系统;以“问责追查”严把效能底线,动真碰硬追究责任,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