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念变革到利益关系调整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次深刻的变革。改革的深刻性就在于,它将是一次利益关系的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而利益关系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所以,我们必须透过人们的思想关系,深入研究人们的利益关系。
我国的改革正在从观念变革转向利益关系的调整。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否认,改革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利益关系调整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
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生活处于普遍贫穷的状况。摆脱贫困、消灭贫穷,是人们普遍的利益诉求,我们正是基于这种普遍的利益诉求而启动的。这种普惠性的改革几乎为所有的人带来利益。因而,当初改革的阻力主要是来自思想观念的束缚,而不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一些人不愿改革,说到底就是担心改革会“葬送社会主义”,害怕改革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针对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禁锢,开辟了一条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崭新道路。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利益分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应当承认,这种新变化是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体制不健全和制度不完善,利益的分化十分复杂。既存在利益的分化,也存在利益的固化;既存在正当的利益,也存在不正当的利益。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利益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因此,改革利益关系,调整利益格局,化解利益矛盾,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特点。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利益固化”和“思想僵化”是一对孪生兄弟。思想观念的僵化主要是受到狭隘利益的掣肘,利益固化的藩篱往往又助推一些人思想僵化。因此,解放思想的首要任务,就是超越狭隘利益的局限性。面对新一轮改革,我们“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要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