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德:以法治推进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

马一德:以法治推进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以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铸魂工程”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是一个国家的“稳定器”,是一个民族的 “主心骨”。它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实现中国梦的“铸魂工程”。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奇迹,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唤醒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以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体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从而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改革共识,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人们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体层面重要的价值共识。核心价值观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获得人们的认同,并用以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引导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向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精神层面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万众一心的改革合力。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一切行为主体必须遵守的根本行为准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构想,明确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治国理政原则,确立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的国家建设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中国发起了对法治理想的全面追求,法治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政治理想和凝聚改革合力的社会共识,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法治作为一项人类历经千年所证明的治国理政之基本方式,是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认同的政治理想。这一政治理想在地域上不分南北,超越东西。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亦获得了广泛接受和认可。以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借鉴,符合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以法治作为核心价值,可以保持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一致性,为改革中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正确的价值依托,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期待的选择,也是汲取人类发展的文明成果、立足于中国思想文化背景之下的选择。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首先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根本保证,必须始终坚持。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观绝不停留在形式层面,它更强调对实质法治的追求。法治中国梦的最高目标应当是保障公民权利,实质法治要求树立全社会的权利意识,强调公权力来自于私权利的授予,也必须服务于私权利,要以法治的方式推进改革攻坚,破除利益固化、阶层固化的藩篱,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成为全社会奉行的基本准则,让每个公民的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为人民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任由其个性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尽情展现活力与魅力。

法治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地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开展,尤其要发挥法治的推进和引领作用。

法律与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法治。法律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是一定伦理精神的体现,法律中体现的核心价值是人们自觉守法、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保障因素。一种法律是否有效,取决于该法律与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否一致,取决于该社会核心价值观对法律的支持和认可程度。与此同时,法律也是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核心价值观通过法律权利义务化和法律责任化而得以实现。法律规范包含着一个国家对人们的道德要求和道德评价,包含着一个国家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法的实施过程也必定是一个社会公众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人们增强道德意识、培养道德责任感、养成道德习惯的过程。

以法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求在立法层面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为价值灵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融入进去,形成一个更加积极、富有正能量、建设性的制度设计,而不是简单地人云亦云、东拼西凑。应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在执法层面上,在严格依法行政的同时,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制度配合。在司法层面上,要充分发挥司法的教育功能,通过公正的司法程序、有力的判决论述对违反法律保障之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予以强制纠正,体现出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的正义追求,以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制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以法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和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