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该有充分的制度自信”等4则(3)

“中国应该有充分的制度自信”等4则(3)

王义桅:中国的安全文明观实现了对西方的超越

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呼唤中国超越西方安全观,提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安全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国在新安全观基础上提出的大安全观,系统回答了安全四维关切:其一,安全观念——树立总体安全观。国家安全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全方位内涵,兼顾传统安全与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实现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的共同安全,甚至包括人与自然、国家与国际的总体安全;其二,安全道路——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不走西方安全扩张老路,不重复诸如“修昔底德陷阱”之类的历史安全悲剧,在安全领域增强道路自信,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三,安全体制——国家安全委员会,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其四,安全目标——命运共同体,摈弃一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零和思维与对立式安全理念,树立“你安全所以我才安全”的人类新安全观,确立人类共同家园休戚与共的安全新思维。这就真正实现了安全领域的内外兼顾、领域统筹,超越了排斥第三方、甚至针对假想敌的美国双边联盟体系,超越了东亚地区“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亚洲悖论,更具时代性、包容性。

从利益共同体到命运共同体,从互利共赢到共同安全,倡导安全共享、安全共担、安全共建、安全共赢理念,中国特色安全观的世界意义不断彰显。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和哲学理念表明,中国的安全文明观实现了对西方的三重超越:从起点上超越新旧二元对立;从内涵上看,是与发展对应的安全,而非与和平对应的安全;从原则上看,分享—包容—可持续是安全文明新原则。总体安全观的提出不仅丰富了中国安全思维,也是中国在安全领域国际话语权建设上迈出的又一重要步骤。展望未来,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中国将不断增加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供给能力,以打造平安中国,建设和谐世界。(《学术前沿》2014年6月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