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3)

习近平的“扶贫观”:因地制宜“真扶贫,扶真贫”(3)

3

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

但扶贫开发绝对不是“等”、“靠”、“要”,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一样至关重要。

2003年1月20日,在浙江“两会”期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说,在欠发达地区,要倡导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观念,强化自我发展能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贵州毕节是中国最贫困的片区之一。1985年6月4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对该地区进行了特别批示,并提出改变面貌的时限。

时隔29年,习近平2014年5月15日在了解毕节扶贫经验时,批示要求继续“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习近平指出:“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他在批示中强调,希望毕节进一步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把埋头苦干作为跨越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支撑,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不怨天尤人,不等靠观望,一点一点地改变面貌。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奋力闯出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