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持续保持高压反腐态势

必须持续保持高压反腐态势

摘要:我们既要让干部不敢腐,治病树、拔烂根,持续保持高压反腐的态势,使投机者无机可投,钻营者无空可钻;也要以此为契机,完善法治反腐和党内监督条例,使公权力掌握者难以弄权,权力运行逐步法治化、规范化;更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反腐,从道德上反腐,扭转官场、社会风气,还一个风清气正给朗朗乾坤。

面对党的十八大后反腐的高压形势,仍然有党员干部不收手甚至变本加厉,对此,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会上明确指出:“谁还敢我行我素、依然故我,就要付出代价!”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严重违纪违法“活”的案例看,有的领导干部根本不学党规党纪,不知法律法规,无视规矩、不讲廉耻,根本不把党纪国法当回事,毫无戒惧之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先治党,若党员干部不懂法,不依法,违法乱纪,则腐败必然横行,监督难以落地,廉政空泛无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高频度、高强度的反腐措施,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干部心存侥幸,对反腐阳奉阴违,明里喊高压反腐,暗里照旧蝇营狗苟。为什么?不外乎以为自己能够一手遮天,或者认为官官相护能够摆平,或者认为某些官场长期流行的“潜规则”将继续存在、长期存在,也就浑然不觉腐败的深渊正在脚下。王岐山表示,“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仍停留在“不敢”层面,“不能”、“不想”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防止反弹任务艰巨。何谓“不敢”?慑于高压反腐而暂时不敢动,但一旦觉得反腐环境松动了,“不敢”便会消弭,甚至有些人对“不敢”大做文章,专门钻反腐的漏洞,“穿上隐身衣、进入青纱帐”,比如不让坐公车办私事,就改乘公交、打出租车赴宴,耍表面工夫。这显然是要不得的。

腐败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反腐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越是如此,就越需要长期坚持、勤抓不懈。“不敢”只是第一步,“不敢”了,腐败才能收手,腐败惯性才能被刹住。若“不敢”还会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不能”和“不想”也就会根基不稳。因此,让党员干部“不敢”的弦不能松,非但不能松,还得拉得更紧,进一步逼仄腐败的运行空间。反腐和腐败是一个“零和博弈”的过程,反腐进一步,腐败就退一步,我们就是要始终对腐败行为步步紧逼,让腐败无处遁形、无从发挥、无处反弹。

一边是“不敢”,一边也要推动“不能”、“不想”。党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乎党的生死存亡,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斗争。只有做到“不能腐”、“不想腐”,党风问题才能够彻底扭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够得到根本性贯彻。各级纪检干部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深化组织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党内监督,通过监督和法治反腐,让“不能腐”逐渐成为主流。同时,要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统一。法律条文再详尽,党内监督再细化,仍然需要人来执行。领导干部的“德”出了问题,法治信仰就无从建立,钻司法漏洞、党纪漏洞的行径便难以有效禁止。因此,我们理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思想精华,重塑中华儿女的道德修养,让官员的“德治”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树立“三个自信”,使“不想腐”的道德、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倡行,令正确观念成为主流。

让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的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固然有轻重缓急之分,但并行不悖、互为依托。我们既要让干部不敢腐,治病树、拔烂根,持续保持高压反腐的态势,使投机者无机可投,钻营者无空可钻;也要以此为契机,完善法治反腐和党内监督条例,使公权力掌握者难以弄权,权力运行逐步法治化、规范化;更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反腐,从道德上反腐,扭转官场、社会风气,还一个风清气正给朗朗乾坤。

反腐,将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歇。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