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正风反腐须弘扬社会主义公私观(3)

深入正风反腐须弘扬社会主义公私观(3)

突出公款姓公、公权公用、公仆为民重点,健全匡正公私关系的制度体系,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公私观,必须盯住公款、公物、公共资源、公权、公仆这五个方面重点,从领导干部做起,从规范行为抓起,从健全制度管起。划清公私界限,明确哪些为公哪些为私,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促使公职人员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认真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公务用车改革等系列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监管清单,并加大公开和监督力度,防止权力越界、权力失控和“为官不为”等现象发生,确保公权公用。通过健全制度体系,将社会主义公私观的理念和要求固化为公职人员的从政规范,成为工作和生活的自觉遵循。

注重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依规依纪治党有机统一,树立“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价值导向,形成廉荣腐耻的社会文化。“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党、国家、社会、公民等层面同步推进,培育廉洁向上的社会文化,涵养“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价值观源泉。充分吸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正确的廉洁思想和是非观念,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社会主义公私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真正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通过党的引领、制度建设和思想改造,挤压各种“庸俗文化”、“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逐步铲除“潜规则”生存的土壤,重塑“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价值导向,建构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使廉洁政治、清正风气成为社会常态。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侯长安)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