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正风反腐须弘扬社会主义公私观

深入正风反腐须弘扬社会主义公私观

正风反腐越深入,越涉及价值观的较量。只有培育以“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为核心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公私观,才能构建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深耕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风反腐“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而产生的”,“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不敢腐”初见成效,要乘势进击,打通从“不敢腐”到“不想腐”的通道,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培育社会主义公私观,匡正公与私的关系,涵养拒腐防变的价值观源泉。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与公私观扭曲密切相关

正确的公私观,对社会道德的构建、社会风气的养成、社会秩序的维护,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崇公抑私、尚公去私的文化基因。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在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过程中,构建正确的公私观始终是一个重大命题。晚清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倒台,公私不分、官商勾结、腐败无能是重要原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步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公私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较好地规范了社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但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新形势,社会的精神改造和文化传承没有同步跟上,出现滞后和断裂,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公私观扭曲,成为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重要因素。比如,公私观念对立,公私关系错位,腐败文化潜滋暗长。从古至今的公私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后一度恶性发展,“一切向钱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笑贫不笑贪”等被奉为圭臬,公私矛盾突出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公私关系错位,一些人的心灵和社会环境遭到污染,健康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受到侵蚀。又如,公私界限认识不清,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与民争利习以为常。“家国同构”的文化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根深蒂固,“官本位”、“家天下”意识浓厚,公款、公物、公共资源等被视为可以追逐的“肥肉”。一些人对化公为私、损公肥私、与民争利行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甚至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再如,公权来源认知扭曲,以权谋私、围猎权力、权钱交易无孔不入。不少人对权力来源的认知扭曲,不能正确认识权力从何而来、权力用来做什么,奉行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或权力寻租,或围猎权力,大搞权钱交易,一些公共权力异化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还如,公仆意识淡薄,涣散纲纪,败坏党风政风社风。与普通群众相比,公私观扭曲的公职人员“公仆不公”所产生的影响更为恶劣,等等。

公私观的扭曲,既有中国几千年封建糟粕长期遗毒甚深的原因,有资产阶级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侵蚀的原因,也有中国历来是“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的文化传承原因,还有社会主义公私观创新发展滞后的原因。正是公私观的扭曲,带来人们在公与私的关系处理上认知错位、行为失范,导致潜规则盛行,腐败文化抬头,消极腐败滋生蔓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公私观,纠正扭曲错位的公私观,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