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或者市场对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反应无序,那么金融市场条件的大幅收紧会导致一些国家资本流出、资产价格下降和利率上升。
IMF亚太部门主任李昌镛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亚洲经济体的状况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13年5月资本市场动荡时期相比已有很大改善,外汇储备得以扩充,负债率有所下降。因此,IMF认为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不太可能导致亚洲出现金融危机。
他指出,IMF主要担心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带来的融资成本增加,冲击亚洲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和加剧债务问题,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李昌镛表示,和新加坡等资本市场比较开放的经济体相比,中国受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中国有足够的空间来应对可能的负面影响。不少专家也表示,由于中国一方面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另一方面正在将经济结构由外向型向内需驱动型调整,受到的外部冲击将大大减弱。
(图片说明:中国银行一家支行的工作人员在清点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今年年初表示,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良好,财政金融状况相对稳健,对外负债以外商直接投资形式的中长期资本为主,外汇储备充裕,这些因素都增强了我国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他说,QE退出将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可能造成国际资本回流,也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造成整个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成本的变化,并有可能影响企业的财务运作。
但他同时指出,美国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美国经济前景良好,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需环境,而且QE退出是渐进的,其影响将逐步释放。从积极意义上看,如果美国QE退出过程中一些资本回流到发达国家,将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