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田再出发(3)

从古田再出发(3)

——论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坚持和发展我军特有政治优势

摘要:靠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支军队有了一种神奇的力量。打败了,又重振旗鼓,愈挫愈奋;打散了,又很快聚起来,越聚越多。同一个兵,昨天在白军贪生怕死,当了红军像换了个人,打起仗来不要命。

(五)

古田会议纪念馆大厅,挂着四幅油画肖像,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常有游人感慨:“这四个人真伟大!”

对此,党史专家傅柒生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历史不可以假设。如果能假设的话,当年陈毅若有一点私念,有没有古田会议,开成什么样,毛泽东能不能回到领导岗位上,就很难说了。”

当时在这四个人中,关于红军怎么建、向何处去,存在严重分歧。久争无果后,毛泽东落选红四军前委书记,受到严重警告处分,朱德被书面警告。陈毅到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党内争论,出发前到蛟洋同毛泽东交换意见,两人又吵了一架,各执己见,未能统一。之前毛泽东声称要打倒“陈毅主义”,这次又不欢而散。

到达上海后,陈毅接连提交了5份书面报告,不仅客观地向中央作了汇报,而且直言不讳地承认与自己有思想分歧的毛泽东“在政治上比较正确”。

当时中共中央实际负责人周恩来,坦承中央在“二月来信”中指导红四军工作“有些毛病”,主动作出自我批评。朱德对陈毅带回的中央“九月来信”,表示“无条件地接受”,“在真理面前举双手投降”。毛泽东深为感动,诚恳地接受中央的批评,承认自己“工作方法和态度的不对”,“说了一些伤感情的话”。

回过头来看,古田会议伟大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开创了党内积极思想斗争的先河,为新形势下反对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树立了光辉样板,提供了一面“洗洗澡、治治病”的镜子——

下级奉承领导成了一门“学问”,原则丢脑后,不怕肉麻。上级讨好下级成了一种“艺术”,用“过年话”忽悠人,栽花不摘刺。

是非抛一边,利字摆中间。干事没本事,应酬有一套。平时不学习,只忙搞关系。

会上台上调门很高,背地里拉拉扯扯、封官许愿。嘴上说的是党性原则,心里信的是“厚黑学”。

原则不坚持,处处和稀泥。有错不敢批,既怕得罪人,又怕丢选票,只求保自己。

一事当前,奉行“难得糊涂”。遇见问题绕着走,矛盾面前当“鸵鸟”,为官不作为。

凡此种种,其根本原因在于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真理品格。如金一南教授所言:“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出不了孙中山、毛泽东。那一代遍求救国真理的中国人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首先记住的创痛是民族的创痛,首先惦记的富强是国家的富强。”

有人说,古田会议是毛泽东的胜利、毛泽东的幸运,其实它是共产党人真理品格的胜利,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幸运。今天,如果我们丢了共产党人最宝贵的真理品格,未来何谈胜利、何言幸运!

(六)

古田西北是瑞金,小学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说的“红井”就在这里。每年游客成千上万,都要尝一尝当年毛泽东带领战士和群众打出的井水。但是,又有多少人还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这个“味道”到底是什么?一辈子不信鬼神的毛泽东曾说,共产党人心中有“上帝”,这个上帝就是人民群众。几十年后,毛泽东还惦记着这口井,问井里的水群众还能不能喝。

85年过去了,这口井里的水依然清冽甘甜。然而,毛泽东心中的那个“上帝”还在我们心中吗?

假如,你还在搞“舌尖上的腐败”,对吃吃喝喝乐此不疲,对奢靡浪费不以为然,怎么可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假如,你还在搞“车轮上的腐败”,对坐豪华车情有独钟,对公款旅游兴致盎然,怎么可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假如,你只关心自己的福利和待遇,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只琢磨到领导家密切关系,不愿和群众在一起拉拉家常;只在乎亲朋好友的“小圈子”,不在意群众这个“大家子”……怎么可能喝出当年的“味道”?

红井无言,胜过万言。我们靠走群众路线起家,靠优良作风赢得人民、取得胜利——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人民对他如此热爱。我们这支队伍从古田出发,一路遇到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我们才能走到天安门广场,走到今天。沂蒙红嫂用乳汁滋养八路军伤员;苏区老汉把8个儿子送到部队,全部壮烈牺牲;攻打运城需要木料,乡亲们卸下17万块门板;平津战役需要运送物资,4万多群众刀斫斧凿,让冰冻的大清河恢复通航;部队攻打郏县需要3天口粮,乡亲们割掉青苗杀掉牲口,“此役后郏县三年不见牛羊”。

放眼世界,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为了人民如此舍生忘死。长征出发时红军有18.6万人,到达陕北后仅剩3万多人;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伤亡60多万人;解放战争,26万多子弟兵牺牲在共和国诞生前夜;新中国成立后,又有30多万官兵为人民献出生命。为了人民,我们这支军队打了多少大仗恶仗,哪一仗不是前仆后继?哪一个不是视死如归?

我们不能忘记,刘伯承元帅发出的那个追问:“老百姓不是命里注定要跟我们走的,为什么不跟别人走呢?”

我们不能忘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早晨,民族资本家荣毅仁推开窗户,看到街道上一排排和衣而睡的解放军战士,发出的那句感慨:“国民党回不来了!”

85年沧海桑田。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军队要有军队的样子。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重回古田,再喝一次红井水,再次端起红米饭、南瓜汤,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这支军队叫人民军队,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二字放在前面。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