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

紧紧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2)

第三,从根本目的来看,社会主义法治是为了保卫人民胜利果实、实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资本主义法治则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利益,实现资本剥削的自由和权利。

资本主义法治内部存在着本质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财产关系靠国家权力来“维持”,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权力就是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关系。恩格斯也谈到,“对于资产者来说,法律当然是神圣的,因为法律本来就是资产者创造的,是经过他的同意并且是为了保护他和他的利益而颁布的。资产者懂得,即使个别的法律条文对他不方便,但是整个立法毕竟是用来保护他的利益的”。而对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广大民众来说,“法律对他说来是资产阶级给他准备的鞭子”。不可否认,随着时代条件的进步和工人大众的不断斗争,资本主义法治也在调整和改进,但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只有在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法律才成为人民意志的表达,法治才成为人民治国理政的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始终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共同发展,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第四,从领导力量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资本主义法治则是通过资产阶级利益的代理人,即资产阶级政党来实现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在党。这是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和宝贵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依法治国的过程,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只有坚持依据党内法规从严管党治党,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点同样是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区别。

以广阔的世界历史视野观之,经济社会形态的递嬗变迁,刻画出人类社会前行的巨大足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以社会形态的“占先”赢得了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最远大的前途,而且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净化自身肌体、高扬法治旗帜等通盘整体性设计,在人类历史上建构更优良的制度样态,书写更光辉的文明册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