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在马达加斯加境内,位于马南布卢河河谷以北,贝马拉哈高原安钦吉北部地区西海岸以东60--80公里处。1990年作为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是由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组成。这里有挺拔的青贝峰、尖岩林,壮丽的马南布卢河河谷,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高耸的山峰。未遭到破坏的森林、湖泊、红树林沼泽里栖息着濒临灭绝的珍稀狐猴和鸟类。
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在马达加斯加境内
印度洋上的“牛岛”
马达加斯加岛是世界第四大岛,位于非洲大陆东南的印度洋上。马达加斯加岛(下简称马岛)原来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地质构造与非洲大陆相似,全岛基底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2/3的基底出露在地表,形成纵贯全岛的高原。高原偏居岛的东部,全岛地形不对称。高原面上丘陵、火山、盆地错综分布;高原东部边缘是一大断层,致使东坡陡峻,沿海平原狭窄(宽16-80公里);高原西部坡度较缓,呈阶梯状缓慢下降,沿海平原宽100-200公里,由覆盖在古老结晶岩上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构成。
马达加斯加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岛屿上最大的野兽是一种猫科动物。这里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有面积广大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牛的头数超过全岛的人口数,因此马岛又有“牛岛”之称。
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是由喀斯特地貌和石灰岩丘陵组成
“不能赤脚通过”的国家公园
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152,000公顷。海拔高度在 150-- 700米之间。这里的绝大多数地区是由崎岖不平的喀斯特灰岩组成,是贝马拉哈高原的一部分。山丘东面是高出河谷300--400米的陡峭的贝马拉哈山崖,南北方向绵延几十公里。山丘的西面是缓坡,整个西部地区形成一个呈圆形丘状的高原,向西地形坡度变小。北面是跌宕起伏的灰岩小山,南面切割强烈的喀斯特地貌使人很难接近。马南布卢河河谷的北面处于保护区内,季节河和长流河在高原上都向西流淌。位于高原低处的青两侧由数不胜数的四季喷泉。青地区是周围的重要水源地,尤其对于其西部的地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