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降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8月是旱季,12月到次年3月是雨季。年降雨量大约是980毫米,青地区比其西部地区要湿润得多。年平均气温在26°C以上,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历史上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是38°C和9°C。
保护区内充满了坚固、耐旱、锋利、陡峭的石林
“贝马拉哈德钦吉自然保护区”(Tsingy de Bemaraha Strict Nature Reserve)又被简称为“贝马拉哈国家公园”(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其中的“Tsingy” 一词,是指这里的石头结构尖利,“在这里你不能赤脚通过”的意思。公园内充满了坚固、耐旱、锋利、陡峭的石林,千奇百怪,堪称世界上最壮观的岩石结构奇观。石林里青贝峰、尖岩林挺拔林立,马南布卢河河谷壮丽秀美,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马达加斯加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和人间奇观!无论是攀上“锋利无比”的尖峰,还是泛舟马南布卢河上,都会被这里的壮丽、神奇和秀美所陶醉,如置身世外桃源般。
珍稀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
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是典型的马达加斯加西部的喀斯特地区植被类型,干燥和密集的落叶林和广泛的人为造成的稀树大草原随处可见。贝马拉哈国家公园内崎岖不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到达,但却是很多珍稀动物和植物的王国;因为园区的这些石灰塔顶部裸露而干燥,底部则聚集雨水和土壤,为罕见的植物提供了养分;同时由于石林易碎、防火等特性,使这里又成为许多珍稀动物和鸟类的天然避难所。
黥基•德•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有很多珍稀的动物
尽管人们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是在40年前完成的),但对植物群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的。许多种都是这里所特有的。包括黑檀木、野香蕉、猴面包树、在岩石地区生长的旱生芦荟等。著名的植物科有大风子科、兰科、豆科、大戟科和桑科等。这里的动物群至今还没有被详细地研究过。该地区是唯一的已知变色龙存在的地区。这里记录在案的有53种鸟,保护地内还有一些濒危的特级保护动物。在保护区外的贝库帕卡附近还有关于马达加斯加猴生活的传闻。其它著名的动物还有苍鹰、狐猴等各个种属。
狐猴 ,生活在马达加斯加东部地区,它们是拥有回声定位能力的哺乳动物。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是狐猴的最后的避难所,除了这座岛屿,这种长有一双美丽大眼睛的灵长类动物已经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消失了。作为灵长类动物中最古老的成员之一,狐猴保持了其最原始的特性,它们比自己的近亲猴子出现得还要早。狐猴是真正从史前幸存下来的动物。在恐龙时代后期,这种灵长类动物就生活在世界上了。那时候,狐猴几乎统治了所有的亚热带森林。随着时间的迁移,沧桑的巨变,狐猴差不多已从地球上完全消失,只有在马达加斯加人迹罕至的山野丛林中还能找到它的踪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