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提供“中国智慧”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3年3月14日,习近平主席应约同美国总统奥巴马通电话。奥巴马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并说美中关系正面临确立未来方向的历史性机遇。习近平指出,推进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此后一年间,习近平同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达成了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并在此后圣彼得堡和海牙会晤时再次确认这一共识。目前,中美关系发展和合作程度日益提升,无论是对话机制数量还是经贸投资额度,无论是人文交流广度还是两军交往深度,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建交35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得到了历史性发展。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晚在中南海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时表示,“我们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以积水成渊、积土成山的精神,不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奥巴马表示,美方愿意同中方共同为此作出努力。
“高水平和特殊性”已成为中俄两国领导人对双边关系性质最常用的表述。
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的邻国,经过多年的共同发展和两国领导人的精心经营,已建成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两国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也被学界称为“内涵最丰富、对国际和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一组大国关系”。
此次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同普京进行了2013年3月以来的第十次会晤,也是今年两人第五次会晤,中俄的一举一动都令全球瞩目。
在9日的会晤中,习近平指出,今年以来,我同你保持密切沟通,就发展中俄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栽培中俄友好合作常青树,我们收获了丰厚果实。普京表示,我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对俄中关系的评价。
中美、中俄关系发展的实践表明,中国同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的关系都在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也意味着,当今时代,大国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和谐平衡。这种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相处之道贡献的又一种“中国智慧”。
大国之间,合作,则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对抗,则对两国和世界都是灾难。如何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并维护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是对大国领导人战略眼光、政治智慧、外交手法的挑战和检验。
中美、中俄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就是要将这一“中国智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