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淡泊心态“屏蔽”膨胀私欲

以淡泊心态“屏蔽”膨胀私欲

一段时间以来,“偶遇新闻”频现。有“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的,有“不经意”得知领导干部下乡调研自带方便面的。偶尔一起不足为怪,但“偶遇”成风则令人起疑。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而频现“偶遇”领导干部乘地铁、坐公交,却不知是领导干部真正淡然心态踏实工作,还是私欲杂念以此作秀。在广大群众看来,偶遇的频现让他们深思疑虑,到底领导是真正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体验生活,与普通百姓打交道,还是宣扬的手段,造势图名,沽名钓誉之心。这种让群众百姓不明不解的“偶遇”实属不真不诚,让人心有所想,猜疑不断,从而影响党员干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清官自有百姓论。领导干部到底是在踏踏实实真正服务于百姓,还是以“乘地铁、坐公交”为幌子,百姓群众会体会得到、感受得到。现在,有些领导图名图利,个人私欲膨胀,价值观扭曲,然而却还要掩饰其内心私欲,以各种“形象”手段庇护,来维持自己表面的大公无私,真心实干的“服务百姓”形象。可是,百姓群众眼睛雪亮,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心底都体会得到。这使得党和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严重受损。

淡泊是一种心态,是超脱世俗的诱惑和困扰,实实在在地对待一切,豁达客观地看待一切的生活,而不是追名逐利、纸醉金迷之上的掩盖。杨善洲,60岁退休的他放弃了省城优越的晚年生活,毅然打起背包奔赴深山植树造林20余年,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然而在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他却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自己却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才是我们领导干部和党员真正的“形象”。

淡泊名利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崇高品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全心全力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始终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严于律己,诚以待人,以身作则,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与沟通,深入基层掌握实际情况,真正做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倾听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解决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将为群众办事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绩的标杆,将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效果的天平,这样才能做到人民满意,心中无愧。

人活着就要活的有价值,而这个“价值”并不是自己对国家、对人民所求得的价值,而是自己对国家、对人民所付出的价值。人生有限,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知足者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阔。其实,名利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人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真谛。一个人如果养成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生活,他也就更容易找到乐观的一面。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轻松,与人交往也就会洒脱自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