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习近平新常态”的应该、必须与本来 (3)

辛鸣:“习近平新常态”的应该、必须与本来 (3)

新常态是中国社会的“本来”状态表达的是对历史的接续

我们的一些同志在解读“习近平新常态”的时候,往往把重点放在“新”上。新领导、新作为、新气象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但是“习近平新常态”要义关键在“常”。我们之所以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到两年时间的作为、面貌、气象冠之以“新常态”,就是因为这些作为、面貌、气象与中国共产党奋斗90多年、执政60多年、改革30多年的作为、面貌、气象是一以贯之的,其实就是数十年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本来”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接着做”。

在强力反腐败,打老虎没有最大只有更大方面,我们可以听到当年毛泽东从严惩处刘青山张子善的回响;在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方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邓小平当年为改革杀出一条血路的坚毅身影;风生水起的生态文明、自信从容的经济新常态更是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硕果。

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仅从前辈手中接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接力棒,更把他们的精神与意志、努力与作为“当作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关于这一点,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篇讲话会理解得更深入。

十八大后的这两年,正逢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和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都作了重要讲话。对于毛泽东,他指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对于邓小平,他概括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崇高品格、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这“三大灵魂”、“六大品格”确实是两代伟人最突出的标志,但我们细细品味,认真观察,这又何尝不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自勉与期许,践履与遵循?

通过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有中国精神的独立性,在十八大报告里写入“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等,如果我们把这一切称为新常态,那么恐怕更多的是一代接着一代做的“常”,是寓常于新的表述、作为与姿态。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把这样一种应该、必须、本来的状态视为“新”呢?再光彩夺目的宝珠,不勤于打扫也会蒙上灰尘失去光芒;再先进优秀的群体,不保持自省也会犯无心之过。至于少数人更会通过“反常”来获取不公平正义的特殊利益,而且日子久了“反常”会变为“正常”,潜规则大行其道,伪道理甚嚣尘上,恶作为肆无忌惮。在这个时候,“常”倒反而有些新鲜和陌生了。这也提醒我们,今日中国社会在守“常”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至于称之为“习近平新常态”,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对新常态所体现出来的自警、自尊、自信、自强等希望与信念的认同与呼唤,而习近平正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给了中国社会这样一种希望与信念。(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辛鸣)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