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中亚地区何以成为霸权国家坟墓(10)

张文木:中亚地区何以成为霸权国家坟墓(10)

注释:

1、南郑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地区南部。曹操多次告诫下属:“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三国志·魏书十四·刘放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6页。

2、5、17、19、20、[英]P.奥沙利文:《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李亦鸣、朱兰、朱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1年,第12~13、93、11、12页。

3、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亚欧大陆东面,阿穆尔半岛最南端。

4、河内,越南首府。

6、《维基百科·权重》。

7、《史记·六国年表第三》,《二十四史全译·史记》,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第247~248页。

8、15、16、[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9、86~87、47页。

9、[英]哈·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5页。

10、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61页。

11、[英]哈·麦金德:《民主的理想与现实》,武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2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32页。

13、马克思和恩格斯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页。

14、1838年,英国以阿富汗拒绝和英缔结反对波斯和沙俄的同盟为借口,入侵阿富汗。1919年,阿富汗国王阿马努拉即位后,致信英印总督,要求废除英国的外交控制权,英国拒绝并于同年5月出兵阿富汗。8月双方缔结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1979年12月,苏联因不满阿富汗阿明政权,出兵阿富汗并占领喀布尔。

18、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1910~1993年),1910年出生于英格兰,毕业于牛津大学,1948年成为美国公民。1949年至1967年,执教于密歇根大学。1967年,执教于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直至退休。

21、辛弃疾:《美芹十论·观衅第三》,《中国兵书集成》第7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64页。

22、《孟子·卷四·公孙丑下》。

23、战国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汉书·食货志》)陈文华先生说:这五口之家如果按照《周礼·小司徒》的标准,只能分到“下地”,因此,这则这应该是当时最低水平,根据吴慧先生《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的计算,这“亩一石半”合今一市亩205.8市斤。由此得出结论:“西周每个劳动力可耕18.63市亩地,则最后可以生产3834市斤粮食(粟)。”

24、《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0页。

25、“由于我们在1904年整个一年和1905年战场上遭到节节惨败,所以德拉戈米夫将军就编了一则挖苦的笑话,后来在俄国各地传开了。他说:我们总想用圣像去打日本人,他们却用炮弹和炸弹来揍我们;我们用圣像来对付他们,他们用子弹对付我们。”参见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著,张开译:《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维特伯爵的回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第238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27、[美]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41页。

28、[法]鲁保罗:《西域的历史与文明》,耿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2页。

29、沙灵娜:《宋词三百首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30、32、[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蒋葆英译,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年,第2、96~97页。

31、马克思 恩格斯:《论波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88页。

33~36、[英]帕姆·杜德(R. Palme Dutt):《英国和英帝国危机》,苏仲颜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4年,第8~9、8、68、60页。

37、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抗日战争时期重要资料统计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388页。

38、《盖茨声称美不会遏制中国发展 警告中国“别学苏联”》,http://www.world.huanqiu.com/roll/2011-06/1733488.html。

39、[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40、《赫鲁晓夫回忆录》,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534~535页。

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38页。

42、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亚洲的危机——对美国政策的检讨》的讲话,针对太平洋地区军事安全形势,提出美国的亚洲政策。艾奇逊提出一条将朝鲜半岛排除在外的“从琉球群岛延伸至菲律宾”的防御线。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1卷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87、188页。

43、[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王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4页。

4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3页。

45、《普京呼吁终结石油美元 称其伤害俄罗斯经济》,http://finance.huanqiu.com/view/2014-08/5107097.html。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